险!电锯“咬”断右手虎口 专家断指再植奇迹“复活”
10月15日,刘先生在家用电锯切割铁板时因操作失误被电锯割伤了右手虎口疼痛难忍,出血不止……
术前伤口
当地医院给予伤口包扎后 转至南京市第一医院
10月15日傍晚,我院急诊科紧急收治了刘先生。急诊医生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和检查,发现右手背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右手第1掌指关节开放性脱位,右手第1掌骨开放性骨折伴部分骨缺损,右手拇长伸肌腱断裂,右手鱼际肌部分缺损,各创面均污染重、软组织挫伤重,伤情严重。
清洗处理伤口
离断的手指越早进行手术,再植成功的希望就越大。骨科副主任医师杨大伟为伤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了病情及手术方案后,迅速与麻醉科联系,第一时间为伤者安排手术。同时,杨大伟积极与伤者进行术前沟通,安抚其紧张不安的情绪。
术前X片
专家在臂丛麻醉下紧急进行右手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去除无血供组织,复位第一掌指关节和第一掌骨,并以克氏针固定。因创面皮肤缺损面积达5*7cm,部分掌骨和肌腱外露,需尽早行皮瓣覆盖手术。
依据创伤骨科的快速康复理念,骨科副主任医师杨大伟在患者伤后72小时内进行了游离右大腿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手术,并移植大块皮瓣进行修补。10月18日上午,杨大伟在主治医师常伟协助下进行手术。
皮瓣覆盖术后
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定位了两条穿支动脉的体表投影,术中依据创面大小精确切取皮瓣,右大腿供区伤口直接缝合。伤者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皮瓣供区与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存活。 因穿支皮瓣切取对右大腿肌肉损伤很小,患者术后第3天即可下地行走。 右手创面愈合后外观良好,无需进行二期的皮瓣修薄手术。 术后约6周后,拟拔除纵向固定的克氏针,行拇指的康复锻炼。
术后3天,患者下床行走
据骨科副主任医师杨大伟介绍,游离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高难度类别手术,和传统的带肌肉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相比,其切取难度明显增加,需要将穿过股外侧肌肉的细小穿支动脉剥离出来。
这些穿支动脉游走在肌肉内部,方向不确定,迂回曲折,且存在其他分支。医生在剥离肌肉的过程中需要非常仔细和耐心,同时要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细小的穿支动脉一旦破裂,无法修补。如果是唯一穿支破裂,将导致手术失败。杨大伟副主任医师较早开展游离穿支皮瓣手术,已成功完成此类手术十余例。
术后X片(左),术后1周(右)
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我院骨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通力协作,为严重四肢创伤患者保驾护航,尽可能保留肢体,最大程度恢复了肢体功能。
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始建于1936年,经几代骨外科学专家耕耘奋斗,已发展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南京骨科临床医学中心,是南京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骨科设有关节修复重建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数字骨科、手(显微)外科等特色诊疗方向。目前在本部和河西院区均开设高级专家门诊、骨科专科门诊,并在河西院区开设骨科国际门诊。骨科全体医务人员正薪火相继、奋进创新,聚焦世界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致力于将最新特色诊疗技术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广大患者。
本期专家简介
杨大伟
骨科 (创伤与手显微外科方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从事创伤、手外专业近20年,擅长断肢、断指再植、再造,四肢创面修复,周围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手部功能重建。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期刊1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供稿 | 章琛 顾延庆
编辑 | 刘春兴
审核 | 孙忠河 姚庆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