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灵芝多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王丽 孙莹杰刁玉刚 陈晓宇
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沈阳 110016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10):1006-1020.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20601-00646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LP)预处理对CPB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35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0例):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GLP低剂量组(G1组)、GLP中剂量组(G2组)、GLP高剂量组(G3组)。各组大鼠均麻醉状态下用透光法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左侧股动脉和右侧股动静脉穿刺置管,C组和G1组、G2组、G3组建立无血预充CPB伴心脏不停搏模型,行CPB 1 h,S组不建立模型只观察1 h。G1组、G2组、G3组分别于术前连续7 d给予12.5、25.0、50.0 μg/g GLP溶液灌胃,S组和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取血清,并于CPB结束后5 h麻醉下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和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计算Bcl‑2/Bax,TUNEL法计算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指数。
2 结 果
2.1 大鼠血清 S100β和NSE浓度比较
与S组比较,C组、G1组、G2组、G3组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血清S100β、NSE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G1组、G2组、G3组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血清S100β、NSE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G1组比较,G2组、G3组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血清S100β、NSE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G2组比较,G3组血清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 S100β、NSE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和Bcl‑2、Bax表达及Bcl‑2/Bax的比较
与S组比较,C组、G1组、G2组、G3组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Bax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1组、G2组和G3组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P<0.05)。与G1组比较,G2组和G3组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P<0.05)。与G2组比较,G3组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Bax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股动脉灌注,右颈内静脉采用改良的4孔16 G导管置入右心房进行静脉引流建立CPB,转流时间1 h,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变化。80只大鼠顺利建立CPB,3只死于大出血。CPB期间MAP维持在60~80 mmHg,平均灌注流量100~150 ml·kg−1·min−1,动脉血气正常。CPB停止后心肺功能顺利恢复。
本研究选择CPB后5 h观察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在CPB之前预防性应用GLP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S100β和NSE的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CPB后血清S100β和NSE浓度升高,Bcl‑2/Bax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表明机体Bcl‑2和Bax的失衡。
综上所述,GLP预处理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CPB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此机制可能与GLP调节Bcl‑2/Bax失衡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