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人机不停歇!”省立医院南院城市核酸检测基地高效助力抗疫
18小时完成前期筹备工作,24小时不间断接收样本,单管样本从接收到出结果,最快仅需2小时,日均检测标本量最高已近4万管,累计检测量达41万余管……
为保障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高质高效进行,面对剧增的检测量,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城市核酸检测基地负责人、福建省立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黄毅的带领下,省立医院核酸检测骨干,与省卫健委从宁德、泉州、各省级单位紧急派遣支援的检验技师共104人,开启了“24小时人机不停歇”的运转模式,争分夺秒、开足马力。在这些高效高质的数据背后,有一群人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筑起一道隔离病毒的坚实防线,守护万家灯火……
“爸爸护大家,你负责小家。”
从援鄂到护榕,省立医院的陈敦雁已是第六次参加抗疫任务,作为“抗疫老兵”的他,是众人心中的“定海神针”,日均工作16个小时,负责方舱运行的生物安全、数据汇总、对外沟通协调等各项工作,保证舱内平稳运转。
就连休息时间,当队员遇到问题留言时,马上就能收到他的回复。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大家都辛苦,我真没什么特别。”
由于闭环管理无法回家,一次儿子摔跤哭着打电话想找爸爸时,正在整理核酸检测上报数据的敦雁对儿子说:“男子汉要勇敢,爸爸在外守护榕城,你要负责好好守护妈妈和妹妹。”
父亲的榜样力量潜移默化影响着11岁的儿子。如今,同是医务人员的妻子除了上班,还在小区做核酸采样的志愿者,儿子就担起责任,在家学习、做饭、照顾妹妹。
“我们做过最浪漫的事是共同抗疫!”
省立医院的佘培伟技师与未婚妻李敏技师是第四次共同抗疫了,他们因共同参与泉州抗疫而相爱,如今又一起为守护榕城而战。
他们一个负责队员调度与物质保障,一个作为带班组长,加班加点是常态,虽在一起但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而每当轮班轮到一起就是他们的小幸福时刻。“穿好防护服后,我们都会互相做防护检查,确定防护到位才准许对方进入实验室,抗疫工作紧张忙碌,但一想到还有彼此一同并肩战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他是最会修理仪器的大白黄工!”
“华大黄工,机器出故障了!”“应该是分杯仪内部卡住了,马上就好。”这个靠谱“黄工”正是省立医院黄敏健技师,兼职基地工程师。
黄敏健在仪器方面展示出了超强悟性,在培训了几次之后,加上他的细致研究,他就对方舱实验室内的全自动分杯仪、提取仪在内的所有仪器熟悉程度达到工程师的水平。
由于基地只有一名工程师,解决仪器故障,保障仪器运转流畅就成为他在检测工作之余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之前是你们来支援,现在换我们来保护!”
收到福州需要支援的消息时,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检验科叶作东马上就报名了,“四月初在宁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福州给予依靠。如今,‘疫’不容辞!”从最开始对机器分杯的不甚熟悉到后来“老叶,补一下!”的心领神会,与病毒竞速的日日夜夜里,正是这些守望相助的通力配合,一份份核酸标本才能顺利地完成检测。
“检测人员奋战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每一份报告背后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劳和担当。但想到这是为守护福州百姓安康、助力城市运转早日恢复正常而战,我们虽累犹甜!”黄毅说。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微光汇聚,终成暖阳。
无数个“他们”用坚守和奉献,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平安!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通讯员:陈钰涛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