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仍旧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相信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结果出炉,亚洲三代EGFR-TKI抑制剂治疗药物有望在未来打破EGFR+ NSCLC患者现有药物治疗格局。
在亚洲,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患者中大约有50%的人会携带2种典型的激活EGFR突变,即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L858R基因突变。
由此针对EGFR+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治疗药物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T790M突变成为NSCLC患者出现耐药后最常见的基因突变,而大多数等位基因同时包含EGFR T790M和激活性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L858R),针对此研发出了第三代的EGFR-TKI药物。
奥希替尼是第一个获批的三代EGFR-TKI治疗药物。截至2021年9月下旬,奥希替尼已经在全球85个国家获批用于EGFR T790M+ NSCLC患者治疗。
但是对于亚洲NSCLC患者,单一治疗药物的可及性较低,因此许多亚洲公司奋起直追,打造和生产第三代的EGFR-TKI治疗药物。
那么亚洲的第三代EGFR-TKI治疗药物效果如何?能否颠覆EGFR+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发表的新研究的分析结果。
针对T790M+ NSCLC的三代EGFR-TKI药物设计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亚洲开发的7种三代的EGFR-TKI治疗药物和奥希替尼具有相似的主链,并进行了侧链修饰。
侧链修饰以红色突出显示.
奥希替尼(Osimertinib,英国)、瑞齐替尼(Rezivertinib,中国)、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中国)、拉泽替尼(Lazertinib,韩国)、阿美替尼(Aumolertinib,中国)、Limertinib(中国)、贝福替尼(Befotertinib,中国)、奥瑞替尼(Oritinib,中国)的结构。
亚洲针对T790M+ NSCLC的三代EGFR-TKI药物效果和不良事件
以下为亚洲已经进行的针对T790M+ NSCLC患者的三代EGFR-TKI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的整理表格。
其中4种药物的关键临床2期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Limertinib是唯一一个每日需要进行2次给药的三代EGFR-TKI治疗药物。
亚洲针对T790M+ NSCLC患者的三代EGFR-TKI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汇总分析表格
三代EGFR TKI药物初治EGFR+ NSCLC患者应用
和其他的临床试验相比,药物升级则需要验证新一代药物比上一代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三代EGFR-TKI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一代。
目前已经有2款药物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完成了3期的双盲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阿美替尼的治疗结果优于吉非替尼,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的患者亚组都可以从阿美替尼治疗中受益,包括已知出现CNS转移的患者。在3期的FURLONG研究中发现,和吉非替尼相比,伏美替尼对于之前未接受治疗患者具有临床治疗益处。
三代EGFR-TKI治疗药物随机3期试验的试验特征、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列表.
综合上面的临床试验等数据来看,奥瑞替尼和瑞齐替尼有着相对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同时每日只需要进行一次给药,相对便利。
从副作用的角度来看,腹泻(Limertinib)、头痛和血小板减少症(贝福替尼)的高发病率使得相关药物想要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市,需要对药物进行进一步优化以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此外面对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和拉泽替尼的先发效应,每日两次给药(Limertinib)或逐步给药(贝福替尼)的药物,可能会因此受限。
目前来说,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是两种领先的三代EGFR TKI治疗药物,在已经公布的针对一代EGFR-TKI抑制剂的临床疗效上有优势,而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
尽管目前仍旧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相信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结果出炉,亚洲三代EGFR-TKI抑制剂治疗药物有望在未来打破EGFR+ NSCLC患者现有药物治疗格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