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RCT新证据重磅发布

2022-11-08 15:43   百裕在线

银杏内酯注射液是抗血小板结合神经保护,双效合一的产品,安全、有效、药物经济学价值高,适合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全程治疗,值得神经科医生高度关注。

银杏内酯新RCT循证证据在众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重磅发布,受到业内众多神经科医师关注。

会议伊始,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开场致辞,介绍了银杏内酯注射液两项RCT试验的概况,对银杏内酯注射液的疗效给予肯定,并认为其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应用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聚焦临床研究

银杏内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会议第一部分,董漪博士介绍了《银杏内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研究》,该临床研究纳入936例、61家中心,银杏内酯注射液通过PAF机制新通路,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临床结局,并且越早使用预后越好。

银杏内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研究,于2021年发布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上。

94211667887712033

解读GIANT试验

银杏内酯显著改善卒中患者临床结局

会议第二部分,楼敏教授详细介绍了《脑梗死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之”联合治疗》。楼教授围绕“急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现状、银杏内酯GIANT试验”等内容,介绍了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同时,分享了银杏内酯注射液的用药经验和用药体会。

1、急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现状

目前,对缺血性溶栓最重要的就是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但有将近50%左右的患者未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神经保护为再灌注患者的结局改善提供了希望,神经保护通过一系列的生化代谢的改变来调节和改善细胞的功能。但是多年来,神经保护的临床转化一直存在一些障碍,从早年的抗自由基,到尿酸、硫酸镁,到一些免疫制剂的结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神经保护药物被FDA批准上市用于AIS的治疗

针对这样的状况,在美国成立了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STAIR),就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研究定期进行商谈,目前该策略已经效果初现。该策略认为:神经保护治疗需与再灌注治疗相结合;血流再通再灌后,加上神经保护剂,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神经保护剂最好是具有多靶点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整个链式反应过程中,如果只针对某一点,可能达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GIANT试验解读

GIANT是关于溶栓联合神经保护的临床研究,纳入24家中心,11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试验方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是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组,通过7天治疗,3个月随访;对照组使用的是生理盐水。

观察指标:24小时NHISS评分差异;7天NIHSS的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90天,两个组Rankin评分的差异。

GIANT试验结果

1、银杏内酯注射液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的临床结局;

2、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早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3、在规范的急性缺血性卒治疗基础之上,IVT后最初24小时使用银杏内酯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风险,还有可能改善预后;

4、银杏内酯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能是IVT后最初24小时患者可推荐的治疗方法。

84281667887831457

52231667887845782

本研究2021年发布在Front Pharmacol杂志上。

29911667887862464

银杏内酯RCT新证据,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案。银杏内酯注射液是抗血小板结合神经保护,双效合一的产品,安全、有效、药物经济学价值高,适合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全程治疗,值得神经科医生高度关注。

专家简介

董强教授

l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l 上海领军人才  上海市十佳公共卫生工作者

l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l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副主任

l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

l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l 上海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任

l 上海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

楼敏教授

l 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l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l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l 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l 中国卒中学会理事

l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分会副主任委员

l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

l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l 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l 浙江省卒中学会秘书长

董漪博士

l 医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目前主要负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脑血管融合病房工作

l 曾赴美国OSF/INI 综合卒中诊疗中心进修及英国牛津大学访学

l 2018-2019受训于哈佛大学国际临床研究者培训项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治疗,患者,药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