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这2件小事没做好
2021年4月10日,在《楚留香》中饰演“中原一点红的老戏骨黄树棠因肠癌去世,如今这个角色给人留下的只剩回忆。同年3月,在老戏骨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后的一个月,吴孟达搭档赵美宝也因为肠癌去世。
我们一面惋惜着他们的离世,一面对于肠癌发出疑问:为什么肠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有没有办法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探讨对于肠癌如何早发现早治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肠癌一经发现就是晚期。
01 忽视早期症状
肠癌的早期症状大多不是很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一般为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患者难以注意。即使是肿瘤发展初期,症状也很难受到关注,且就医也很容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淆,出现误诊的情况。
但是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1、直肠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有人会出现排便前肛门处有下坠感,但却难以排出。还会出现排便排不尽的感觉。
2、癌肿破溃出血症状:排便时带血甚至出现黑便,甚至出现粘液、甚至脓血便。
3、腹痛:初期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逐渐出现经常性腹痛,但定位不准确。随时间增长,疼痛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
4、腹部肿块:手摸腹部的时候发现腹部出现肿块,大且坚硬。有些人可能摸到能够一定限度内在腹内滑动,但有些人的肿块不易移动。
5、肠梗阻症状:初期症状为便秘、腹胀、腹痛,甚至出现阵发性绞痛。便秘不能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或其他缓解便秘的方法不能缓解。
因为这些症状不易与其他症状区分,因此一定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让医生使用专门的检查手段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由于肠癌是恶性肿瘤,疾病发展迅速,因此一定不能拖着不去医院。
02 缺少体检意识
当代许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都认为体检是浪费钱。但其实体检是对于癌症早发现的最好途径。
推荐35岁以下的青壮年,如果没有特殊疾病或不适的情况下,建议至少2年体检一次;
35-40岁建议每年体检一次,及时改变生活习惯,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40岁以上的人除了每年体检一次外,还要进行特殊检查。如心血管检查、心肺功能检查、女性妇科系统检查以及消化系统的检查。
肠镜是发现肠癌的利器,这是因为95%的肠癌都是由息肉转化而成的。而肠镜可以通过仪器,“面对面“的观察大肠内部的结构,将肠道息肉直接切除,并带去病理科进行化验。一旦发现有癌变的可能,就可以尽早开始治疗,从而拥有更好的预后。
肠镜检查的敏感性是最高,是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被人们视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黄金标准。
但由于以前技术不先进,双人进行操作,确实会给人造成一定程度的痛苦。以致于现在许多人听到肠镜检查就开始心生恐惧,为了不遭受这份痛苦就逃避肠镜,导致错过了早发现机会。
但其实肠镜没有那么可怕。近年来,由于无痛肠镜的广泛使用,已经将患者痛苦降到最低。
对于一些精神特别紧张、易产生焦虑以及做过腹部手术产生肠粘连的患者来说,做肠镜前麻醉师会从静脉中注入少量的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在10多分钟的肠镜检查中,无痛完成操作。全程操作十分安全没有副作用。尽管费用会略微增加,但肠镜痛苦却几乎没有。
如果病理检查有癌变可能的情况,一定要按照医生嘱咐的复查时间进行复查,以免肠癌发生到晚期。
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随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去医院检查。再次建议40岁以上的人至少要做一次肠镜,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毕竟肠癌发现的越早,越能更好的防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