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利器“击碎”心脏血管“顽石”,血管变通途
10月6日,我院心内科知名专家赵昕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Shockwave IVL),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脏血管严重钙化病变及支架膨胀不良的患者。作为全国首批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之一,该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大医二院冠脉血管钙化疑难病变的介入治疗再上新台阶。
54岁的王先生(化名)在2年前出现了前胸、后背部疼痛,起初未在意。到今年8月份症状越来越重,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活动量明显下降。辗转了省内多家医院,均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经过一波三折,最终家属带着王先生来到大医二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血管重度狭窄,且造成狭窄的钙化斑块像石头一样坚硬,即便植入了支架,也无法充分撑开。
如何高效、安全地攻克这个“硬石头”?心内科赵昕教授带领团队,经过缜密评估,决定采用国内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新利器——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帮助王先生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赵昕教授介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介入治疗中非常棘手的病变,常导致病变部位不能充分扩张,球囊和支架难以通过,支架不能完全膨胀,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目前国内外针对冠脉血管钙化的介入治疗手段有限,切割球囊、激光斑块消蚀、冠脉内旋磨等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处理钙化病变的成功率,但术中冠脉夹层、穿孔、慢血流或无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冠脉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技术则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它采用冲击波球囊,通过声压力波选择性作用内膜及中膜下的钙化病灶,使钙化松解却不影响血管内膜的完整性,为后续的支架置入和展开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术中,赵昕教授精准地将冲击波球囊送入患者血管,在多次冲击波的作用下,血管内钙化的“石头”被震动碎裂,随后顺利地植入了支架,原本堵塞的血管被扩张开。术中和术后患者均无不适,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此项技术的开展,为复杂重度钙化病变的处理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为更多复杂、严重冠脉钙化患者带来福音。大医二院心内科也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在心血管疾病救治上不断攀登,造福更多患者。
供稿:心内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