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脐膨出的超声鉴别诊断(附病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超人
概述:
脐膨出是腹壁中线缺损,包括肌肉、筋膜和皮肤,腹腔内容物突入脐带内,表面覆盖羊膜和腹膜。发病率依地理位置不同,日本、英国报道为0.6:10000—6:10000,国内报道约1:4000—1:5800。
脐膨出的原因是胚胎时期外胚层皮肤向中线包卷失败,腹壁中线缺损,腹腔脏器通过脐 根部突入脐带内,肠管、胃泡、肝脏是最常见的脐膨出内容物。膨出物有两层膜覆盖,内层为腹膜,外层为羊膜。脐带连接于膨出之上。脐膨出的大小差异很大,小的仅有少许肠管,大至含有腹腔内大部分脏器。
脐膨出的声像图特征:
1、前腹壁中线处皮肤强回声中断、缺损,并向外突出一包块。
2、包块内含肠管、肝、脾等,缺损大小不同,内含脏器不同。
3、包块外包裹薄膜,即腹膜或羊膜和腹膜。
4、脐带入口位于包块的表面。
中孕常规:
鉴别诊断 :
脐膨出主要与腹裂相鉴别。腹裂也是一种较常见的腹壁缺损,但属于非中线缺损。多数腹裂缺损偏右侧,表面无膜状物覆盖,脐根部正常(即脐带连接于脐孔处),同时较易发生肠梗阻和肠管扩张,母体AFP有明显升高。小的脐膨出易与脐疝相混淆,二者之间鉴别要点为脐疝表面有皮肤及皮下脂肪覆盖,然而产前超声并不容易鉴别。此外,需与脐膨出鉴别的还有体蒂异常和泄殖腔外翻,体蒂异常和泄殖腔外翻多为巨大的腹壁缺损,大部分脏器突出体外且有脐带异常如脐带过短、单脐动脉、甚至无脐带,胎儿脊柱异常弯曲也较常见。
相关异常:
脐膨出多为散发性,常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报道还有21-三体综合征、特纳综合征及三倍体。脐膨出具有55%至58%的相关风险异常,包括中线缺陷(心脏、脊柱和椎骨异常)、马蹄足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与脐膨出相关异常的综合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最著名的是脐膨出-巨舌-巨大躯体综合征(Beckwith-Weidemann综合征),亦称新生儿低血糖-巨舌-内脏肥大-脐膨出综合征。胎儿肝脏脐膨出较小型肠管脐膨出合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小。
预后:
单纯脐膨出未合并其他畸形、无染色体异常者,预后相对较好,其中仅肠管膨出者预后最好,其死亡率为10%,而肝脏膨出死亡率为50-60%。脐膨出合并其他异常,围生期死亡率达80%。脐膨出合并染色体异常或严重心脏畸形,死亡率接近100%。由于脐膨出易合并多发畸形及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发现脐膨出,应详细检查其他部位,包括胎儿超声心动图,并建议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及胎儿染色体检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