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一查肺癌晚期!带癌生活十年,她说全靠这个“福利”
癌症 这两字对于一个家庭有多沉重?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特别是癌症晚期患者,有时候 一个家倾其所有,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
55岁的何阿姨(化名),10年前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无法手术治疗,随后出现淋巴结转移、脑转移 她的生命看似已经在10年前到了尽头。
然而 她已经带癌生存10年 这期间她一直在使用国际上先进的药物 看到这里 很多人可能会跟小编一样默默感慨 “有钱真好” 但何阿姨这10年治疗肺癌没花过什么大钱 这是怎么回事? 肺癌晚期的患者朋友们以及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请仔细阅读这篇科普 也许你也可以免费接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来自国际上先进的药物治疗
咳嗽一个月、确诊肺癌晚期
10年前,45岁的何阿姨在宁波小镇上开着一家副食品超市,作为宁波本地人,何阿姨生活无忧,开超市只不过是打发时间。在那年入秋的时候,何阿姨出现了咳嗽症状,何阿姨以为是入秋着凉便没当回事,但这一咳便咳了一个月,何阿姨就想到去医院看看。
“我只记得我一做完各种检查,医生脸色就不好了,喊我赶紧去大医院。”何阿姨回忆起当年因为咳嗽去宁波当地医院看病的情景,她说做了什么检查已经不太记得清,但医生看到片子的脸色,她一生难忘,从医生的表情上她大概得知自己生了什么大病。
为此,何阿姨赶到浙大一院呼吸内科周建娅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做完善各种检查后,何阿姨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已经没有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我不抽烟喝酒,好好的人为什么会得肺癌?”没有任何明显肺癌症状的何阿姨,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只是咳嗽一个月就会确诊为肺癌,还是晚期,并且自己平时生活习惯也很健康。
“医生,给我们用最好的药吧,砸锅卖铁我们也治。”在十年前,晚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靶向药。
靶向药不仅非常昂贵,还需要匹配相应的基因突变才能使用。不幸的是,何阿姨当时做的肺癌EGFR基因(唯一已上市靶向治疗药物的靶点)检测为阴性,这说明何阿姨用不了这类的靶向药。
难道何阿姨的生命就要在不久的将来凋零?“要不要入组我们的临床试验,试试用国际上最新的靶向药物。”周建英主任医师的一句话,给何阿姨一家带去了新的希望。
“医生,我入组,我只想活着看到我儿子结婚,我不贪心。”确诊癌症那年,何阿姨的儿子刚好上大学,她想多活几年看着儿子成家立业。
国际最新药物抗癌、免费试用
在确诊肺癌晚期的两周后,何阿姨入组了呼吸内科的一个临床试验项目,通过检测发现何阿姨的ALK基因重排阳性,给予了某种进口靶向药物治疗,当时这个药物国内暂未上市,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所以何阿姨是免费使用。在何阿姨接受靶向治疗后5个月,该药物在国内正式上市,治疗价格为每个月5万多,并且为自费药物。
由于何阿姨是在上市前入组临床试验组,所以即使这个靶向药在国内正式上市后,她也可以继续免费使用治疗。 该药物治疗两年后,何阿姨的肺癌病灶肉眼可见缩小,说明治疗效果很好。
(治疗两年病灶对比)
何阿姨免费使用靶向治疗了7年,直至3年前病情突然进展,肺癌出现了多发脑转移。为了更好治疗病情,周建英主任医师建议何阿姨入组另一个国产最新药物的临床试验组,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肺癌生长以及通过血脑屏障控制肺癌脑转移的生长,目前还未上市。
入组3年后的今天,何阿姨已经完整带癌生活10年了,十年前奢望能活到看到儿子结婚的她已经抱上了孙子,并且在小姐妹的带领下,开始了事业的第二春。
“我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但我非常感谢浙大一院的专家们。”何阿姨时常感慨,要不是浙大一院呼吸内科的临床试验项目,自己可能已经不在这世上,哪怕有这么先进的药可以治疗,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用得起。
浙江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