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静疗小组成员和医生,根据医嘱,经导管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封管3天后症状消失,经泵复查血培养为阴性表明感染控制,可继续经泵化疗,据报道此成功率为30%~65%,联系植入科室取港。
伴随着输液工具的不断更新、进步,输液港在临床工作中逐渐脱颖而出,那么作为一种优势明显的输液工具,输液港有怎样的优缺点,又该怎样去维护呢?我们从“3W”出发对它进行深入解读。
一、“What”—什么是输液港?
1.概念:输液港(PORT)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完全可以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
2.适应症:80%用于癌症的治疗,输注化疗药物,也可用于静脉输液、肠外营养液、血液产品、抽取血液标本等。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输液港除外)。
3.适用人群:需建立长期深静脉输液通路者;辅助化疗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者;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完全胃肠外营养者等。
4.禁忌症:全身或手术部位局部感染未控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病情严重,不能耐受、
配合手术;输液港材料过敏等。
二、“Why”—为什么要使用输液港?
对于护士来说:
1.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可用于所有的静脉输液治疗,采集血样、静脉营养等;
2.维护次数少,治疗间隙期只需每月维护一次;
3.大幅度减少每日工作量;
4.降低静脉治疗难度;
5.对于局部强有刺激的化疗给药,该通道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实用性。
对于患者来说:
1.静脉输液全疗程的可靠通路;
2.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带来的痛苦,及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
3.体外没有导管,更美观,受到女性患者的欢迎;
4.无裸露部分,感染率低,降低意外拔管的风险;
5.不影响正常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6.降低了总治疗费用;
7.可在体内长期留置。
三、“How”—怎样维护输液港?
输液港维护流程:评估→消毒→穿刺→冲、封管→拔针
1.评估
1.1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
1.2按触评估确认注射座的位置。
2.消毒
2.1洗手,戴无菌手套;
2.2以注射座为中心,先酒精后碘伏,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皮肤三遍,消毒范围为直径10×12cm。
3.穿刺
3.1用非主力手触诊,找到注射座,确认注射座边缘,定位穿刺隔;
3.2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注射座,做成三角形,将输液港拱起,确定三指的中心;
3.3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处垂直刺入,直达储液槽底部;
3.4抽回血确认针头位置无误;
3.5在无损伤针下方垫开叉小纱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纱布垫厚度,用大小合适的透明敷贴外固定针头。
4.冲、封管
4.1使用100单位/毫升的肝素封管液;
4.2脉冲封管:有节律的推动注射器活塞,推一下、停一下,使盐水产生湍流,冲刷干净管壁正压封管;
4.3正压封管:剩余最后0.5-1ml盐水时,一手固定注射座,另一手推着注射器的活塞拔针冲洗导管、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
5.拔针
5.1生理盐水冲管后,在推注剩余最后0.5ml肝素盐水的同时关闭拇指夹;
5.2不移动针,向上拉拨无损伤针两翼,拔出,使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5.3用碘伏棉签消毒拔针部位,贴膜覆盖穿刺点。
四、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1.回抽障碍:体位改变、生理盐水冲管、输注纤溶药物;
2.导管堵塞:明确蝶翼针位置,尿激酶5000U/ml,将尿激酶吸入输液港内保留20分钟,弃去,反复多次;
3.导管脱落:胸片提示脱落后立即手术取出;
4.皮肤感染:抗生素治疗,每日换药,碘伏棉球外敷;
5.导管相关感染:报告静疗小组成员和医生,根据医嘱,经导管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封管3天后症状消失,经泵复查血培养为阴性表明感染控制,可继续经泵化疗,据报道此成功率为30%~65%,联系植入科室取港;
6.药物外渗:选择合适长度的蝶翼针重新穿刺,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置,热敷、水胶体敷料、伤口换药等。
五、健康教育
1.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异常;
2.不影响日常工作,家务劳动,轻松运动
3.避免使用同侧手臂提过重物品、过度活动等
4.避免重力撞击输液港部位
5.治疗间歇期每四周维护
6.严禁高压注射造影剂,防止导管破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