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更趋合理,成长环境明显优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
10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基层中医药人才总量质量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人才总体规模不够,结构布局不够优化,人才分布不均衡;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不足;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需健全完善等相关问题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这里笔者主要就《规划》针对基层中医药人才问题予以解读。
基层中医药人才存在哪些问题?
《规划》认为,我国目前中医药人才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高层次人才不足,另一个就是基层人才短缺。具体在基层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不高,三是人才发展机制不顺。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就出现了基层中医药人才总量质量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规划》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三类措施
一是搭台子。《规划》提出,①以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供给。②要求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同类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比例持续提升,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通过搭建必要的服务平台让中医药人才在基层建功立业。
二是强供给。《规划》提出,①持续实施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②逐步扩大本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规模,支持地方开展高职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③开展基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一批基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④加强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继续建设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培养一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和骨干人才。⑤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培训行动计划,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⑥鼓励乡村医生提升学历层次,逐步向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转变。⑦设立革命老区中医药人才振兴专项,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以此增加基层中医药人才供给。
三是建机制。《规划》提出,①在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在基层执业。②支持确有专长医师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③鼓励中医医师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到农村和基层短期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医师在社区和乡村开办中医诊所。④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加强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贯引导,提高毕业生下沉基层服务意愿。⑤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应支持本机构中医药人才参加进修、培训、访学等,保障学习培训时间和薪酬待遇。落实“两个同等对待”政策要求,加大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投入,保障培训对象合理待遇。
“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
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更趋合理,成长环境明显优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