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笔记】胎盘病理体系课第4讲: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病理诊断(下)

2022
11/04

+
分享
评论
衡道病理
A-
A+

胎盘病变的病理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是复杂交错的“面对面”关系,没有唯一的病因和唯一的病理改变,熟悉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的所有类型及机制,诊断前有方向,带着思考阅片找证据。

胎盘作为母、胎联系的“半导体”,承担着母体免疫系统接纳、营养输送、代谢物排出的关键作用。胎盘病理学是借助胎盘的形态学来判断孕期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态,可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即时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在产科疾病预测、异常妊娠结局解释、遗传异常提示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胎盘病理一般分为绒毛膜羊膜炎、母体-胎盘灌注异常、胎儿-胎盘灌注异常和病因不明的慢性绒毛炎4个主要疾病谱。由于胎盘病理的特殊性,在病理诊断实践中往往需要紧密结合临床表现,才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衡道医学新媒体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陶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李娟、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郑良楷共同为大家带来“胎盘病理诊断体系化课程”。本期是由 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主治医生 陈玲 为大家带来的体系课程第四讲笔记——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病理诊断。文中所涉及的图片版权归讲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或挪用。   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 主治医师  陈玲    

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病理诊断(下)

三、绒毛病变种类及形态学特征

3、感染-免疫过程

(1)急性绒毛炎

机制: 母体血液中病原体的血源性传播感染。

临床: 母体感染通常有败血症,围生期可导致早产、胎儿先天性感染、严重胎儿败血症和宫内死亡。 

镜下: 李斯特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时镜下可见脓肿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滋养细胞层常被破坏。

33601667539112597

图1 李斯特菌感染胎盘急性绒毛炎,见脓肿形成。

(2)慢性绒毛炎 ① 病原体感染(主要为TORCH相关的一系列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较少见。 ② 病因不明的慢性绒毛炎(VUE) 约占慢性绒毛炎的95%,多见于妊娠晚期

机制 :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细胞性免疫,非体液免疫)。病变严重时对胎盘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发病率 :5%-15%

表现 :绒毛粘连,间质T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滋养细胞破坏,纤维素沉积。

临床 :常见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宫内死亡、羊水过少,小样儿等送检胎盘。高级别VUE常伴有闭塞性胎儿血管病变(无血管绒毛和(或)干绒毛血管闭塞),可引发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障碍问题(如脑病和脑瘫等),再次妊娠可10%-15%复发。 分类:反应分布模式及对胎盘功能的影响程度。

绒毛膜板下型:   较严重,常为高级别。

胎盘实质内型:病变程度不定。

底板/底板下型:通常为低级别病变。

分级:反应病变严重程度,高级别VUE复发率可达10~15%,低级别无不良预后。

低级别:

连续累及绒毛的数量≤10个(每灶)

局灶性:仅 1张切片有病灶

多灶性:≥ 2张切片有病灶

高级别:

连续累及绒毛的数量>10个(每灶)

斑片状:≤30%的远端绒毛受累

弥漫性:>30%的远端绒毛受累

22051667539112803

图2(左)VUE镜下改变。(右)孕37周高级别VUE伴干绒毛血管闭塞及无血管绒毛,临床表现FGR,胎盘重量低 。

(3)慢性组织细胞性绒毛间隙炎(CHI)

机制 :母体抗胎儿抗原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血PLAP升高

发病率 :4.4%早期流产,复发流产中31%,未经治疗的总体复发率67%-100%。

临床 :常见于自发流产,FGR(62%),死胎(42%),复发流产。

表现 :以单核巨噬细胞群在绒毛间隙内浸润(CD68+,CD3+),有或无绒毛间隙纤维素沉积,无明显慢性绒毛膜炎成分(不破坏绒毛)。

98681667539114500

图3

(4)慢性蜕膜炎:也称淋巴浆细胞性蜕膜炎

机制 :母体抗胎儿抗原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

发病率 :2-13%足月,8-25%早产。

临床 :常见于自发流产、复发流产。

表现 :底蜕膜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或弥漫淋巴细胞浸润。 与VUE关系:常与VUE伴行,提示诊断VUE时仔细看底蜕膜。 VUE时常见“三联表现”:VUE+慢性绒毛炎+慢性蜕膜炎。

63751667539115421

图4

四、绒毛病变的代偿性与失代偿性病变

1、绒毛血管增生(又称“绒毛血管病”)

机制 :是一种慢性胎盘灌注不足,慢性缺氧的适应性或代偿性反应,可以是胎儿因素,也可以是母体因素。

临床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不佳,先兆子痫以及母体高血压,严重贫血(胎盘前缺氧),多种脐带病变。

表现 :“3”(非梗死区3张切片)+4个“10”标准(10倍镜下,10个视野,每个视野10个病变绒毛,每个病变绒毛超过10根血管)

意义 :潜在的慢性缺氧和相关的胎盘储备功能下降则与胎儿不良结局有关,包括胎儿心率不稳定、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需送重症监护室发生率增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死产和神经发育缺陷等。

86121667539115599

图5 绒毛血管增生,正常绒毛间质血管一般不超过10根,放大图可见绒毛血管大于10根。

2、绒毛间质血管内有核红细胞增多——伴发

概述 :孕12周后,绒毛间质血管内有核红细胞消失,妊娠晚期血管内出现有何红细胞则视为异常表现(以晚幼红为主,严重时可有更不成熟的幼红细胞出现)

机制 :胎儿对产前缺氧、缺血、贫血、低血容量、酸中毒、感染等刺激因素做出的应激性代偿反应。

临床 :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胎膜早破、胎粪污染、新生儿需送重症监护室,以及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贫血等胎盘中易发现。多提示缺氧。

鉴别 :需与骨髓异常增生症鉴别。

22041667539115785

图6 孕29周(父母a地贫,胎儿a地贫、心脏增大、心室增厚、心包积液、引产、胎盘645g、大于95%),绒毛间质血管内多量有核红细胞增多。

83241667539115947

图7 孕24+3周,胎儿患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

镜下见干绒毛及远端绒毛血管内大量有核红细胞,除有核红细胞增多外,还可见分叶状核细胞核单核细胞,胞质淡,色灰。

3、绒毛水肿

机制 :胎儿宫内缺氧引发胎儿心力衰竭,是一种失代偿表现

临床 :多种因素

表现 :(大体)胎盘重,实质苍白;(镜下)绒毛间质稀薄透明;“淋巴管样”大小不等腔隙,漂浮Hofbauer细胞,腔隙边缘锐利。

程度 :斑片状、弥漫性

意义 :常提示缺氧代偿状态,与胎儿围生期死亡,中枢神经细胞损伤及长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建议诊断术语 :绒毛斑片状水肿/弥漫性水肿

73721667539116135

图8

(左)正常未成熟中间型绒毛。(中)弥漫性绒毛水肿(未成熟中间型绒毛),边缘锐利,Hofbauer细胞漂浮其中。(右)远端绒毛斑片状水肿,滋养层细胞下方见制片裂隙。  五.总结 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

42731667539116591

图9

胎盘病变的病理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是复杂交错的“面对面”关系,没有唯一的病因和唯一的病理改变,熟悉胎盘远端绒毛病变及蜕膜病变的所有类型及机制,诊断前有方向,带着思考阅片找证据,“心中有框架,打好组合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胎盘,病理,病变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