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视窗】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召开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会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
日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会暨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在A座三楼报告厅召开。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余鹰,科技处处长陈可欣,副处长叶颖、戚红应邀出席。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研究室负责人、科研青年学术骨干及科研科工作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科研科科长刘彤主持。
副院长李新做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总结汇报。她对医院近十年申报和中标情况进行回顾,对医院2023年度申报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并对医院采取的申报对策进行重点分析。她强调,要引育结合,加大博士青年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学术交流,推进临床与基础对接合作,依托基础医学PI智库资源联合指导、培育青年基金;要优化院级课题投入结构,夯实基础,强化产出,多措并举,调动青年职工科研积极性。
天津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陈可欣在发言中对我院2022年基金申报工作表示肯定并为下一轮申报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她表示,一要“抓重点”,重点把握青年博士的课题申报,提升他们申报标书的撰写技巧和经验。二要“重点抓”,精准对接学术地位高且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学科主任,利用好资源优势,精准选题。三要“给压力”,培养青年医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将基金项目作为评聘、考核的主要参考指标。
院长牛远杰做申报动员。他表示,医院历来关注和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学科发展、进步离不开基金的支持,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离不开基金的支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促进学科发展、高水平人才团队培养、教学水平提高和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一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要扛起责任担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临床、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定科研信心、坚实方法举措,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刘建国在讲话中对医科大学一贯大力支持二院国自然申报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要与医院作为大学医院的体量和医院博士队伍相匹配,要分析医院基金中标率与国家平均水平差距大的原因,寻找应对之策,各部门要组织好、管理好,统筹好,共同做好基金申报工作。他指出,临床医生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天然优势,以临床科研为出发点,提出新的诊疗方案和治疗手段,“验错纠错”,持续提升临床水平,更好地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余鹰讲话。他对二院科研组织能力、科研发展潜力表示肯定。他结合学校近期准备开展的博士生导师遴选工作,指出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和招生要求要具备国家级项目同时要具备一定额度可支配经费,学科带头人、科室主任要重视国自然基金的申报工作,给予青年职工一定政策和资助,推动学科和医院高水平发展。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早启动、早准备、多修改,关注重点领域、重点人物,依托基础医学PI的人才资源,打磨标书,提高中标项目数。
来源 | 科研科
编辑丨党委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