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这个疾病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别大意!把握“三早一就”关键词!

2022-11-03 09:20   西安市儿童医院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每年秋冬季节流行性出血热进入发病高峰期,莫慌莫慌!虽然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赶紧搬好小板凳。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能引起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肾脏最为明显。

褐家鼠和黑线姬鼠

传染源主要为野鼠,陕西流行的主要由黑线姬鼠传播。陕西自1955年发现出血热病例以来,每年都有发病 ,而且出血热早期症状似感冒,切莫大意耽误治疗!

二、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感染后的表现:  

感染出血热病毒后,80%以上的人都会显性发病。典型病例病程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1   全身中毒症状  

出现重症感冒初期症状,即发热(可达40℃,能持续1周),全身无力、酸痛,食欲减退,但少有寒战。

2   充血、出血体征  

出现“三红”,即面、颈、上胸部潮红,酷似醉酒貌。出血体征表现为口腔、眼结膜的出血和皮肤点、片、絮状出血,皮损处或进针点淤血,重者脏器出血。

3   渗出表现  

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造成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浆外渗导致脑、肾、结膜水肿,典型者出现“三痛”, 即头痛、眼眶痛、腰痛。

4   肾脏损伤  

肾脏损伤是出血热的突出临床表现,有腰痛,肾区叩击痛,少尿甚至无尿,蛋白尿,血尿。

三、传播途径有哪些?   

1   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2   消化道传播  

进食鼠粪鼠尿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消化道粘膜感染。

3   呼吸道传播  

含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4   母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   虫媒传播  

少数情况下鼠类身上螨虫叮咬人体可引起传播。

四、如何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防鼠灭鼠  

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目前常用的有机械法和毒饵法等,机械法可用鼠夹、鼠笼等捕杀鼠类。毒饵法主要用鼠类爱吃的食物作诱饵,按一定比例掺入灭鼠药制成毒饵,投放在鼠洞或鼠经常出没的地方。

2   加强个人防护  

尽量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在野外工作时,减少与鼠类接触的机会,防止接触感染。

3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浴更衣、勤晒被褥,饭前便后洗手。

4   接种出血热疫苗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5     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对付如此强劲的“流行性出血热”让我们一起普及流行性出血热知识,共同保卫孩子们的健康!

文字:疾病预防控制科  张译丹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排泄物,传染源,感冒,粘膜,疫苗,感染,预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