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CCI创新周讯| 克利夫兰:糖尿病治疗用药二甲双胍可能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2022-11-03 16:43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心房颤动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可导致包括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并发症。

19531667430861609  

2022年10月12日,克利夫兰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糖尿病治疗用药二甲双胍可能用于治疗心房颤动。

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以克利夫兰医院正在进行的合作研究为基础,支持二甲双胍用药适应症再定义的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通过靶点预测和基因测序方法发现二甲双胍的靶点与心房颤动中失调的基因有显著重叠。

“由于潜在的严重副作用,很难找到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或手术方式,”克利夫兰诊所心肺血管研究所、心血管内科的研究资深作者Mina Chung医学博士评论“由于近十年来少有心房颤动治疗领域的新药上市导致该领域新的治疗方法研发需求迫切。”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克利夫兰临床分子医学项目五年级研究生Jessica Castrillon Lal说:“不同于发现一种新药作用靶点,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无需耗费近20年的时间才能开展临床试验。”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克利夫兰诊所Lerner研究所助理职员Feixiong Cheng博士说:“我们只需要以非常高效的计算方式(如人工智能技术)对其进行预测,就可以缩短10多年的药物开发周期。”

该研究分析发现二甲双胍靶向30个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基因,对8个基因表达有直接影响。分析中出现了其他八种候选药物,但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量患者数据进行测试和审查,确定二甲双胍是最有希望的候选药物。

Castrillon Lal在Cheng博士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该实验室使用网络医学方法来在现有药物中试图对其适应症进行扩展,从而创建了巨大的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800多种已获FDA批准的药物中进行分析,分析的三个数据来源包括:描述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蛋白相互作用组;心房颤动相关基因网络;以及每种药物的分子或基因靶点。

心房颤动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可导致包括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治疗的主要方向是使用靶向心肌传导系统的药物,包括心脏中的离子通道,或使用导管消融隔离发生心房颤动起始搏动的肺静脉,试图预防心律失常。

然而,副作用、成功率稍低和潜在的并发症可能会限制这些方法的应用。

这一研究结果来源于NIH最近资助强度高达1420万美元的利用基因组数据研究心房颤动新治疗方法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人类干细胞中培养出的活心肌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网络分析的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对基因表达有良好的影响。

译者简介

任燕龙

北京安贞医院

23101667430862374

任燕龙,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Cleveland clinical访问学者。

主持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等多项研究基金,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研究项目。

CCI二期学员,专利发明9项,转化1项,SCI一作9篇。

本期策划:沈雳

责任编辑:陈宝麟

本文作者:任燕龙

后期制作:汪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研究,心房颤动,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