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多事之秋”防未病,中医秋季养生知多少

2022-11-02 10:46   淮安瑞济医院

秋天易引起衰落、颓废、伤感等情绪,影响心情;应注意调畅情志,静以养神,摒弃杂念,恬淡从容,使心胸宽广、视野开阔,保持乐观情绪和内心的宁静;可以多晒太阳,参与瑜伽、冥想、钓鱼等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阳气由疏泄转为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也盛衰转换;若人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时,易致邪气入侵,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顺秋之性而养“收”。

淮安瑞济医院中医专家表示:秋季很多影响健康的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如感冒、鼻炎、咽喉炎)、胃肠道疾病、皮肤病(如过敏、寒冷性荨麻疹)等,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

中医“治未病”,重在未病防治,治在未病之时。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秋季养生小知识,正确应对身体出现的状况,以增强自身正气,减少邪气入侵致病。

调饮食

入秋后,空气渐趋干燥,燥邪袭肺,耗伤肺阴;饮食上注意清淡易消化,多酸少辛辣,保证充足饮水,适当选择些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藕、百合、银耳、山药等;体虚之人需根据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辩证进补,切勿自行滥补。

重保暖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少熬夜

经常熬夜易内耗气血,寒邪趁虚入侵人体;建议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若条件允许,可适当午睡,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舒缓,有利于精神状态的恢复。

多运动

“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容易排出;运动宜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健步走、太极、八段锦等,有助于气血流通,调养心肺功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运动量微微出汗,感觉轻松舒适为宜,不宜过多。

调情志

秋天易引起衰落、颓废、伤感等情绪,影响心情;应注意调畅情志,静以养神,摒弃杂念,恬淡从容,使心胸宽广、视野开阔,保持乐观情绪和内心的宁静;可以多晒太阳,参与瑜伽、冥想、钓鱼等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防未病,中医,养生,秋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