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OK镜集采来袭,上市眼科机构股价大跌

2022-11-01 15:17   健康大河南

继种植牙之后,动辄过万的OK镜也要被纳入集采范围了。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拟将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即“OK镜”)

继种植牙之后,动辄过万的OK镜也要被纳入集采范围了。10月26日,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20种集采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拟将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即“OK镜”)纳入集采范围。

58421667258077548

由于显著的消费属性,一直以来OK镜进集采并不被市场看好。虽然这次集采不是国家级集采,也不是多省区联盟集采,但有人认为,此举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打破了此前市场关于OK镜不会集采的预期。

受此影响,在河北《通知》下发的次日,不无意外地,眼科股遭遇“集体式”大跌,市场反应强烈,其中以OK镜著称的上市公司欧普康视开盘不久直接20%跌停,同为OK镜研发生产企业的爱博医疗跌破11%。

眼科医疗服务企业也受波及,有“眼茅”之称的爱尔眼科盘中最高跌逾15%,普瑞眼科一度大跌16%,何氏眼科、光正眼科也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10月28日,不少眼科医疗股同样开盘即跌,其中欧普康视开盘跌幅达5%,虽然盘中有所反弹,但最终还是以跌6.54%收盘,收盘价31.30元,总市值280.08亿元。与之类似,爱博医疗也以跌4.35%收盘。

OK镜集采还有多远?

由于近视具有不可逆性,OK镜又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使得OK镜的用户黏性很高。与此同时,我国OK镜市场潜力也巨大,天风证券研报显示,到2023年国内角膜塑形镜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7亿元。

但高需求之下,OK镜价格则是长期居高不下,一副OK镜的价格动辄上万,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使用寿命却仅1年至1年半。此外,从成本看,国盛证券曾发布研报称,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20%。

因而,高毛利也成了OK镜行业的常态。在此背景下,“集采”传言早有显现。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早在2020年前后,就有人听到OK镜会降价的传闻,当时上海还组织专家就OK镜的有效性、合规性以及价格是否虚高进行了调研。河北此次的通知正是针对价格虚高的问题。

2021年底,爱尔眼科也在机构调研时表示,集采是要占用医保的,并认为OK镜不会集采,即使未来集采,公司认为也不是坏事,可以以价换量。如今,河北拟将OK镜纳入集采的消息传来,显然打破了市场的预期,遂引发眼科医疗股的大跳水。

那么,OK镜会进集采吗?从河北已发布的《通知》来看,此次采购的OK镜品种仅限夜戴型,还只是申报,集采的指导价格和具体流程都未明确公布,能否推广也未可知,这意味着OK镜距离真正集采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对此,有人认为,不同于种植牙已实现“技耗分离”,验配OK镜的医疗服务和耗材价格比例尚不明细,落地仍有难度。但也有人表示,OK镜集采是迟早的事,即便短期内不会进入集采,但也不排除会参照种植牙的方案推进价并实施价格治理措施。

据北京商报报道,在林掌柜看来,集采对上游的影响是从下游传导过去的,集采会促进下游医疗机构找其他利润更高的替代方案。对行业影响短期内利空,中长期影响主要取决于下游医疗机构能否形成低成本的获客模式。

而在一位医生看来,医疗是治病救人的,医疗行业应该以技术论高下。OK镜是一种产品,即便随着集采的到来,产品的红利消失,也不会摧毁了整个行业,况且目前的眼视光门诊和诊所也不是建立在销售商品的基础上的,现在到了为医疗专业技术服务付费的时候了,让医生不在为了推产品而苟且,堂堂正正以专业技术高下收取医疗服务费。(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药器械,集采,医疗机构,股价大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