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中心的这场会议分外吸“睛”!
10月29日,长治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成功举办山西省眼底病学组学术交流。
202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手术期管理及诊治新进展培训班
第八届长治市眼科质控工作会议
第八期眼科适宜技术培训
本次会议通过线上形式举办。山西省眼科医院院长孙斌教授,山西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红教授、山西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张喜梅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刘君教授主持会议并作精彩讲座,会议还邀请省内外多名专家教授进行线上专题授课。
大会名誉主席孙斌教授致开幕辞
大会名誉主席李俊红教授讲话
大会主席张喜梅教授主持会议
执行主席刘君教授主持会议
01| 学术讲座
李筱荣教授以《谈谈PDR玻切手术的中庸之道》为题作了精彩讲座,他将我国“中庸之道”,借鉴于临床。针对PDR玻切手术,先易后难,把握增殖膜处理要点及“度”:孤立“膜”,采用10K高速切割、最小创伤性玻璃体切除(27G微创),“知止而后有定”, 即最小量化玻切,达到最小损伤、最大获益。
卢海教授以《新生儿视网膜疾病的玻璃体手术治疗》为题作精彩讲座,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具有挑战性!充分重视风险点!需要高超的手术技术和挑战的勇气!尤其ROP手术时机、抗VEGF药物应用的时机及剂量使用、手术入路、晶体处理(保留/切除)、手术节奏感和精准度等,为以后长期可持续视功能发育创造条件。
周国宏教授以《思与辩——PDR手术时机及技巧》为题作精彩讲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进展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把握玻璃体手术时机、手术策略及技巧,包括增殖膜的处理、激光应用,尤其完全的PED是王道,是玻切手术的关键。
李俊红教授以《儿童白内障后囊膜处理》为题作精彩讲座,儿童不是成年人的缩小版。儿童白内障手术需要后囊膜处理及前部玻璃体切除。后囊膜不处理,术后100%发生PCO。即使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激光,因为周边后囊膜仍然混浊,造成视野缩小。专家《共识》建议处理后囊膜,并联合玻璃体切除,以预防术后视轴区出现混浊。经25G扁平部巩膜切口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手术效果好。正确处理后囊膜是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张美霞教授以《眼弓形虫病的影像学特征与诊疗》为题作精彩讲座,弓形虫人畜共患,以速殖子、包囊、卵囊3种状态存在,有先天性和后天性感染。眼底典型表现为局灶性坏死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发生在黄斑区,可以新旧病灶卫星状共存;合并玻璃体混浊,眼底检查如“雾状大灯”,OCT检查具有特殊意义。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针对黄斑旁病灶,可以采用三联或替代治疗,监测弓形虫抗体检测。
齐慧君教授以《微脉冲激光Micropulse Laser 在黄斑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为题作精彩讲座,传统的激光治疗针对DME提升视力有限。根据病变,选择改良的激光治疗。激光阈值下连续波长治疗≠微脉冲激光。选择不同范围的微脉冲黄激光,减少对黄斑区的损伤。DME患者抗VEGF+PRP联合局灶性微脉冲治疗,长期随诊,可以延长VEGF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中浆是微脉冲激光最好的适应症,微脉冲激光将渗漏点及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全覆盖。WAMD减少VEGF注射次数。针对网脱术后视网膜下液,可以尝试微脉冲激光,促进下液吸收,是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师燕芸教授以《抗VEGF在RVO的规范应用》为题作精彩讲座,RVO需要长期、随诊治疗。对于CRVO,需要密切观察,可以通过视力、出血程度等判读转化成缺血性CRVO,极易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造成不可逆损害。
陶明教授以《DME患者的激素治疗探讨》为题作精彩讲座,针对DME患者,多个《指南》建议推荐使用傲迪适,尤其适用于六大DME人群:依从性差、玻切术后、白内障术后、抗VEGF药物治疗不佳、顽固甚至没有应答的DME等,可以及早转换激素治疗,及早用药,甚至获得更好的视力效果。
袁志刚教授以《PPV联合内介膜剥除治疗DME》为题作精彩讲座,针对难治性DME,经过多次抗VEGF治疗,DME无明显消退,可以行PPV联合内介膜剥除,水肿消退明显。手术可以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降低黄斑厚度,改善DME。同时视力改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综合评判,选择病例。
段雅剑教授以《费城故事》为题作精彩讲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出现费城染色体,有患者以眼部视力下降为首发就诊。该病可以累及眼部前、后节,可以有前房积脓、视网膜前出血、棉絮斑,特征性Roch斑,导致视神经水肿、浸润、玻璃体出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治疗包括全身及眼部干预,如激光光凝、玻切手术,同时与血液科联合全身治疗。
闵寒毅教授以《视网膜下tPA注射黄斑下出血》为题作精彩讲座,黄斑下出血造成患者的视力损害,处理刻不容缓。北京协和医院经特批,将阿替普酶(tPA)用于眼部注射。tPA只是溶血,不造成出血。针对PCV、视网膜大动脉瘤、外伤等进行视网膜黄斑区下注射tPA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02|环“球”病例大赛
环“球”大赛参赛选手
经前期眼底病例环“球”大赛预赛,此次病例大赛决赛有7位来自不同医院的医生进行决赛,进一步促进年轻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也是贯彻落实《十四五健康规划》,国家层面对人才培养要求。此次大赛中,我院眼科中心翟瑜如主治医生的《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一例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疗》获大赛三等奖。
03|赋能发展 精准施治
爱护眼睛
眼底病是一类严重危害视力、致残、致盲眼病,涉及不同年龄段。眼科设备的更新、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广大眼底病患者对视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给我们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充电,瞄准眼科前沿技术发展。针对眼底病患者,涉及多学科,施行慢病管理和个性化治疗。
作为长治眼科质量控制部基地,重任在肩,将积极开展和推进眼底病诊疗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眼科临床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眼科适宜技术培训,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眼科诊疗水平提升,全面推进山西省眼科事业发展;做到眼科诊疗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让患者达到精准诊治,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基层赋能,眼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进一步促进长治地区眼科医学专业发展!推进我院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