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Eur Heart J:20年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的预后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颤是心血管领域最急迫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电除颤治疗。不管是院内的床边除颤还是院外的AED简易除颤,都是挽救生命的处置。然后,随着现代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对心梗急救认知的进步,AMI合并室颤的患者的预后是否有显著改善呢?近期,Eur Heart J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法国的相关研究。
研究者分析了1995年至2015年间由5个法国前瞻性队列研究组成的FAST-MI项目的数据,共纳入了14,423名AMI患者(66±14 岁,72%男性,59%ST抬高心肌梗死)。总体而言,出现院内心室颤动VF的患者比例从1995年的3.9%下降到2015年的1.8%(P<0.001)。一年内死亡率从60.7%下降到24.6% (P<0.001)。然而,与未发生VF的患者相比,与VF相关的1年内死亡率的额外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显著改善 [1995年 HR=6.78,95% CI 5.03-9.14,2015年 HR=6.64 , 95% CI 4.20-10.49, P = 0.52]。VF组的死亡率增加主要与出院前发生的致命事件有关,占1年死亡率的86.2%,VF组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比率非常低(2.6%)。
毅讯点评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从1995-2015年,AMI合并VF的发生率显著下降(3.9%降至1.8%),意味着AMI的治疗更加有效与及时,而且一年内的死亡率也下降了一半多(61%降至25%)。然而,发生过VF患者的额外死亡风险仍然是没有发生VF患者的6倍多,我们由此可以认为AMI合并VF的死亡率下降是得益于AMI救治的进步,但我们实际对VF没有特别好的处置手段。AMI合并VF组的死亡86%发生在出院前,且这部分患者由于AMI患者不推荐40天内的ICD植入,因此除了床边除颤外,有效地处置手段较少。VEST研究和我们目前的工作都在致力于一种可以实时监测预警VF等恶性事件的心电背心,甚至可以配备自动除颤功能,特别适合于那些在AMI40天内窗口期有VF复发风险的患者,包括AMI一年后易损期的心血管事件的居家监测预警。相信无创可穿戴可以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03402/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