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胃肠道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它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焦虑伤心肺,抑郁伤肠胃。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80%的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容易忽视,病情不断进展,甚至发生远处转移的时候,患者才出现一系列不适,故胃癌有“隐形杀手”之称,只有定期的胃镜检查才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近年来,许多人因为没有尽早筛查胃镜而延误了病情。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今天,关于胃镜检查那些事儿,听听威海市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主任护师刘奉的专业介绍。
提问1
胃镜检查有哪些适应症?哪些相对禁忌症?哪些绝对禁忌症?
适应症为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需长期随诊患者,如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X线钡餐造影或CT、B超检查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改变;存在HP感染,需明确是否有胃黏膜病变者;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亦可每年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便发现及治疗癌前病变。
相对禁忌症为心肺功能不全;消化道巨大憩室;严重高血压患者;消化道出血伴休克等。
绝对禁忌症为严重心肺疾患,无法耐受内镜检查;脑卒中患者;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消化道急性炎症,尤其是腐蚀性炎症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怀疑有休克或消化道穿孔等危重患者。
提问2
胃镜检查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禁水4-6小时;胃动力不足、幽门梗阻者,应适当延长空腹时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丹参、三七等活血抗凝药物的患者,检查前需停药1周;提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检查;年纪较大、患有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在检查当日早晨暂停降糖药或胰岛素;高血压患者在检查前4-6小时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物。
提问3
胃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符合以下第1条和第2-6条中任一条就属于高风险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1.年龄>40岁,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且有消化道症状者;4. 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有害物质接触、重度饮酒等)。7.消化道其他肿瘤患者。
提问4
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查和根除,对胃癌防控重要吗?
很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列为Ⅰ类致癌因素,它也是慢性胃炎主要诱因之一。
感染患者中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不良;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或并发症,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因此,发现HP一定要及时按疗程治疗,根除之后,对胃炎的康复也有很大好处。
提问5
如何知道是否被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呢?
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常用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前者最为常用,检查时间约半小时,具有简单、便捷、准确、无创等优点。
提问6
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后会不会重复感染?
会,但很低。我国的5年再感染率在5%-8%,所以,根除后,还应注意饮食卫生。
但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患者,即使根除了,也要每年复查,一旦再感染,还要根除治疗。
提问7
家长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孩子是否需要检测,要不要根治?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危害小,而且可能有潜在益处,虽然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但与成人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者很少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儿童HP感染后存在10%左右的自我清除率,可能在感染后的一段时间内,幽门螺旋杆菌会自我消退。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儿童更困难,因为儿童年龄较小,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不按时规律服药会降低HP根除效果,并且增加HP耐药菌发生的可能,以后根除HP会更困难。儿童有其自身发育及药物代谢特点,很多常用于成人根除HP的药物不能用于儿童,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根除HP药物副作用更大。儿童肠道菌群不稳定,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更大程度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小于10岁的儿童即使清除了HP,1年内再感染的几率也大大高于年长儿童及成人。
因此,目前相关指南中,日本12岁以上、国内14岁以上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者才建议予以根除。目前认为根除HP的最佳年龄是18~40岁。
儿童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HP要掌握严格指征。2016年中国儿童HP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共识,明确指出儿童HP的检测指征和HP根除指征。儿童HP的检测指征是指,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提问8
儿童什么情况下需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
儿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指征是指,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除HP。
以下情况可考虑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
总之,家长不必为了“单纯想知道自己小孩有没有HP,图个安心”去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也不必因为家长感染了HP而去给自己的小孩检查HP。
提问9
发现了早期胃癌应该怎么办?
早期胃癌一经确诊,首选微创手术——内镜下切除,通过胃镜将病变部位进行一次性整体切除,3-5天即可出院,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且两者疗效基本相当。
提问10
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一怕生,生冷食物、生冷海鲜都是肠胃大敌,会带着寒气进入体内,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则比生冷食物伤胃更重。二怕冷,注意食物温度适宜,应以“不烫不凉,人体感觉舒适”为佳。三怕撑,软、淡、素为宜,少食多餐。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为主。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日常饮食需特别注意小细节,建议早、午吃点高蛋白餐,晚饭要遵循低脂肪、低蛋白原则。避免吸烟、喝酒、高盐、油炸、加工肉类、烟薰和腌制食品,不吃霉变食物、隔夜剩菜;有溃疡等慢性胃肠病的患者,日常要少吃芹菜、红薯等粗纤维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抑郁情绪最伤肠胃:人体胃肠道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它对外界刺激十分敏感,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焦虑伤心肺,抑郁伤肠胃。因此人一旦抑郁,容易导致食欲下降、饱胀恶心,或走到另一个极端,出现暴饮暴食,这都是对肠胃的巨大伤害。学会笑,这是给肠胃最好的礼物。
刘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