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的功能依赖于肿瘤和工程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言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癌症治疗工具,彻底改变了癌症免疫疗法。尽管缓解率很高,但并非每个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都能达到完全缓解(CR)。此外,大量患者会经历复发,特别是MM患者[1]。是什么影响了CAR-T细胞的临床疗效呢?
随着基因组学和基因调控网络的技术进步,如单细胞测序等,帮助我们在理解CAR-T细胞的基因组景观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2]。
近日,来自纳瓦拉大学的团队的研究表明CAR密度在CAR-T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反应有着显著影响。 [4]。
作者 | 小鱼
☆ 本文重点:
1. 揭示了高、低表达CAR分子的CAR-T细胞之间的不同特征;
2. 定义了与CAR密度相关的分子特征,用以预测临床反应;
3. 高表达CAR的CAR-T细胞增加CAR信号,上调耗竭标志物,增加体外细胞毒性,减少体内BM浸润,限制CAR-T疗法的功效;
4. 在不同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CARHighT水平升高的患者表现出明显较差的临床反应。
☆ 在此之前,我们已知影响CAR-T细胞功效的因素包括:
1. 外在因素,如抗原密度或肿瘤负荷信号;
2. CAR结构相关的因素,如共刺激域或铰链长度;
3. 内在细胞因子,如T细胞的分化状态,CD4 / CD8比率或T细胞多功能性;
4. 具有耗竭表型的T细胞的增加可能导致CAR-T细胞的持久性降低,临床反应下降。
☆ 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讨论CAR密度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CAR-T细胞功能的影响;
2. 正式探讨CAR-T细胞膜中CAR分子的密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以下附上正文详解:
01
CAR-T细胞表面的CAR密度影响CAR介导的信号传导
目前的CAR-T细胞产物是使用逆转录病毒/慢病毒(LV)载体产生的,这些载体在细胞内产生不同水平的转导和转基因表达,从而观察到转导细胞表面上的各种不同的CAR分子密度(图1)。
图1:CAR-T细胞在膜表面呈现出不同的CAR密度
为了确定CAR密度是否会影响CAR介导的信号传导,从而影响CAR-T细胞功效。研究人员首先在Jurkat细胞中使用三重参数报告器(TPR)系统,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CAR介导的主要信号通路的激活。Jurkat-TPR细胞靶向BCMA, 4-1BB作为共刺激结构域,用报告基因(EGFRt)进一步修饰,便于测量CAR水平(图2)。
图2:CAR构建
然后,根据EGFRt的荧光强度(FI)区分不同水平CAR的Jurkat -TPR细胞亚群(称为CARHigh和CARLow细胞)(图3)。
图3:CARHigh和CARLow细胞分群
并与表达不同BCMA的MM细胞系共培养后进行分析,我们观察到CAR内三种途径的激活水平显著增加(图4)。
图4:CAR密度影响CAR介导的信号
02
CAR密度影响靶向BCMA的CAR-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
为了进一步分析CAR密度对抗肿瘤功效的影响,表征了来自10个健康供体的CAR-T细胞,这些细胞采用BCMA靶向CAR构建体(来自ARI-0002h)共表达蓝色荧光蛋白(BFP)(图5)。
图5:CAR构建
基于BFP表达,将CAR-T细胞分选为CARHigh和CARLow细胞亚群(图6)。
图6:分类示意图
CARHigh T细胞:细胞毒性活性增加,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颗粒酶B(GZMB)的产生水平更高(图7)。
图7:CARHighT和CARLow T细胞毒性活性和上清液中IFN-γ水平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CAR的表型。观察CARHigh T和CARLow T细胞在用肿瘤细胞刺激之前和之后的表型变化,发现CARHighT细胞的基础激活增加,人白细胞抗原(HLA)-DR和CD137细胞的水平显著升高(图8E、F),以及表达两种或更多种耗竭标志物(LAG3,TIM3和/或PD1)组合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图8G)。
图8:CARHigh T细胞和CARLowT细胞耗竭表型比较
用肿瘤细胞连续重复体外刺激21天,发现CARHigh T细胞和CARLow T细胞分化和耗竭表型差异显著,并且CARHighT细胞损失严重(图9)。
图9:CARHighT细胞和CARLow T细胞数量比较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 CARHigh T细胞增加细胞毒性和CAR信号传导。此外,在CARHigh T细胞中观察到的分化和耗竭的表型更多,导致在刺激条件下体内抗肿瘤作用降低,这可能对临床反应产生影响。
03
CARHighT细胞显示出不同的转录组和染色质景观
深入研究CAR-T细胞的两个亚群(CARHighT细胞和CARLow T细胞)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景观,CARHigh T细胞显示出与淋巴细胞活化相关的基因(如HLA-DRA,CIITA和CD74)以及共刺激分子(如CTLA-4,TNFRSF4(OX40)和TNFRSF9(4-1BB)的表达增加(图10)。
图10:CARHighT细胞和CARLow T细胞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表现出差异和染色质可及性的基因主要与T细胞活化和共刺激有关(图11)。
图11:UCSC基因组浏览器分析
总之,这些结果表明,与CAR水平升高相关的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可及性的微小差异可以显著改变CAR-T细胞的整体表型和功能特征。
04
单细胞测序揭示了CARHigh T细胞的CAR特异性分布
为了更好地了解CAR-T细胞的异质性以及CAR水平对其转录组学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来自三个独立生产的43981个CAR-T细胞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在质量控制和过滤后,研究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了23个CAR-T细胞亚群集群。根据表型结果,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个预先耗竭的CD8 CAR-T细胞簇,其特征在于细胞毒性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性受体,如LAG3和TIGIT(图12)。
图12:在单细胞水平上表征CAR-T细胞
05
CAR密度与监管网络的差异激活有关
为了阐明CAR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应用了SimiC,这是一种用于scRNA-seq数据的新型GRN推理算法,在共同推断每个特定细胞状态的GRN时施加相似性约束。SimiC的GRN分析提供了表型和功能差异背后的监管网络(图13)。
图13:CAR密度与监管网络的差异激活有关
06
CARHighT基因特征与临床反应相关
研究人员推断CAR密度可能对CAR-T细胞疗法在临床反应中产生影响。由图观察到,CD4+和CD8+CARHighT细胞在来自临床反应不佳的患者(PR/NR)中均显示出更高的分数(图14)。
图14:CD4+和CD8+CARHigh T细胞特征评分
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来自24名DLBCL患者的抗CD19 CAR-T输注产物的T细胞特征。发现,来自无反应患者(PR/NR)的输注产物显著富集CD8+CARHighT细胞,支持CAR密度与临床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图15)。
图15:CD8+CARHighT细胞比例与临床反应
与严格意义完全缓解(sCR)的患者相比,部分缓解(PR)的患者CARHigh T细胞数量增加(图16)。
图16:CARHighT细胞比例与临床反应
总体而言,我们的数据表明,在膜上具有高CAR密度的CAR-T治疗产品会对临床反应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与展望
CAR-T细胞的功能依赖于肿瘤和工程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作为活的药物,CAR T细胞是异质产物,其中内在和外在因素可以影响其功能,从而对其临床疗效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确定了影响CAR-T细胞功能的新决定因素——CAR表达水平。
高水平的CAR表达与增强的CAR信号和细胞耗竭表型有关,其特征在于多种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如PD1,CTLA4,LAG3,TIM3和TIGIT等,本文研究也表明在不同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CARHigh T水平升高的患者临床反应下降。
如何防止CAR增加?
使用生理启动子:大多数CAR-T构建体是使用具有强启动子的逆转录/ LV载体生成的。这些启动子诱发高水平的CAR表达,可导致CAR信号传导和过早耗竭。通过较弱的启动子以及通过更多的生理启动子减少基因表达,从而减少CAR信号传导。MND启动子的使用可以降低CAR表面密度,而EF1a启动子增加了其密度,导致细胞毒性活性增强,细胞因子产生增强和耗竭标志物表达。
因此,使用生理启动子将防止CARHighT细胞增加,从而减少了CAR-T细胞的衰竭,有利于维持长期持久的抗肿瘤功效。
如何正确识别CAR?
对CD4+和CD8+ CAR-T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定义了与CAR密度增加相关的分子特征,该特征与细胞表面CAR水平的相关性高于RNA水平。单细胞数据进行GRN分析,识别与CAR-T细胞耗尽相关的关键区域。
总之, CAR密度在CAR-T活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反应有影响。此外,在单细胞水平上理解CAR密度驱动的调节机制,可以用于改进CAR-T疗法。最后,CAR密度增加相关的基因特征有望预测患者对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
参考文献
1. Berdeja, Jesus G et al. “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 a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directe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ARTITUDE-1): a phase 1b/2 open-label study.” Lancet (London, England) vol. 398,10297 (2021): 314-324. doi:10.1016/S0140-6736(21)00933-8
2. Chen, Gregory M et al. “Integrative Bulk and Single-Cell Profiling of Premanufacture T-cell Populations Reveals Factors Mediating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CAR T-cell Therapy.” Cancer discovery vol. 11,9 (2021): 2186-2199. doi:10.1158/2159-8290.CD-20-1677
3. Deng, Q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CD19 CAR T cell infusion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efficacy and 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large B cell lymphomas.” Nature medicine vol. 26,12 (2020): 1878-1887. doi:10.1038/s41591-020-1061-7
4. Rodriguez-Marquez, Paula et al. “CAR density influences antitumoral efficacy of BCMA CAR T cells and correlates with clinical outcome.” Science advances vol. 8,39 (2022): eabo0514. doi:10.1126/sciadv.abo051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