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麻醉管理的三大基石:镇痛、镇静、肌松,有效的镇痛可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本文由“麻醉心视界"授权转载
围术期麻醉管理的三大基石:镇痛、镇静、肌松,有效的镇痛可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受体激动剂(如: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部分阿片受体激动(地佐辛、布托啡诺等)及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氛酯、酮咯酸氨丁三醇等)。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强,能够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同时具有一定的器官保护效应,因此是围手术期镇痛尤其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主要药物 。但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诸如导致恶性呕吐、便秘、呼吸抑制、免疫抑制及痛觉过敏等不良反应 。这些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并有悖于“舒适化医疗”的理念。因此,非阿片类镇痛药研制成为了热点。
2022年Science发表了一篇关于非阿片类镇痛药研究成功的文章,其为麻醉低阿片化或无阿片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A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激活具有镇痛作用,是一种经验证的疼痛受体,已知的靶向α2AAR的治疗药物,如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具有很强的镇静作用,且不可口服生物利用,限制了不能很广泛应用于镇痛。
Fink等人筛选了3亿多个虚拟分子,优化后的化合物’9087和 PS7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有效。
新筛选的化合物’9087和 PS75不会引起镇静作用,具有镇痛效果,这使它们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与已知的α2AAR药物如右美托咪定和可乐定不同,’9087和 PS75激活了一组更具选择性的细胞通路,优先激活 Gi,Go 和 Gz G 蛋白亚型,这些激动剂的物理特性允许它们在全身给药后达到高脑浓度。在动物行为测定中,这些先前未表征的激动剂中的六种缓解了神经病理性、炎症性和急性热伤害感受测定中的疼痛行为。基因突变和受体与 α2AR 拮抗剂结合的逆转证实镇痛主要通过 α2AAR 发生。至关重要的是,与右美托咪定相比,新化合物即使超过缓解疼痛所需剂量时,也不会产生镇静作用。
总之,分离新激动剂的镇痛特性对于 α2AAR 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新发现的激动剂特别是’9087和 PS75,克服了以前已知药物的镇静作用包括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强效镇痛作用。这使得它们成为开发非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主要分子,为其在镇痛领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来源:Fink Elissa A,Xu Jun,Hübner Harald,et al.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nonopioid analgesics acting through the α2A-adrenergic receptor.SCIENCE.202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