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Atherosclerosis:电子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危害
每日毅讯
众所周知,吸烟对内皮细胞有明确的损害作用,且具有明确的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作用。然而,目前流行的电子烟(Vaping)是否对内皮细胞及血管功能有相似的影响,研究较少。近期,Atherosclerosis杂志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
研究者对长期电子烟吸烟者(Vaping)、长期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进行了内皮功能的检测。同时,研究者评估了吸烟者的血清(或电子烟气溶胶冷凝物)对内皮细胞 (EC) 中NO和H2O2的释放及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电子烟使用者和吸烟者的内皮功能指标FMD均显著降低。与非吸烟者血清相比,电子烟使用者和吸烟者的血清可显著减少了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ECs分泌的NO,而内皮NO合酶mRNA或蛋白质水平没有显着降低。电子烟使用者血清可导致H2O2的内皮释放增加,并且比非吸烟者具有更高的渗透性。电子烟使用者和吸烟者相对于非吸烟者均表现出炎症标记物、血栓相关标记物和细胞粘附因子等循环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但具有不同的特征。电子烟使用者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RAGE) 配体S100A8和HMGB1的浓度显著高于吸烟者和非吸烟者,RAGE的抑制受体可显著降低电子烟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增加,但不影响NO的产生。
毅讯点评
本研究属于典型的Pop Science研究范畴,选题紧跟目前社会活动热点:电子烟的危害。通过初步的临床检验和机制探索,研究者发现:传统吸烟和吸电子烟均可带来NO分泌的减少和EC通透性的增加,表现为FMD的下降。但是,似乎电子烟吸入会带来区别于普通吸烟的影响,比如RAGE配体的浓度增加导致的EC通透性增加。这点与目前人群研究结果相一致:一些希望部分减少吸烟而部分改为电子烟吸入的吸烟者,似乎没有表现出这种调整的获益。相反,由于吸入两种烟似乎带来了更广泛的心血管影响。由此可见,电子烟虽然在当下成为一种年轻人的时尚,可它造成的心血管损害一点也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ATVBAHA.121.317749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