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中药——陈皮
CHEN PI
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植物学形状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产地分布
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生长环境
喜高温多湿的亚热带气侯,不耐寒,稍能耐荫,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切丝,生用。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产广东者称广陈皮,以新会为道地产区,质最优。
药学形状特征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油点;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以片大、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病证
1. 脾胃气滞证:陈皮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
2. 呕吐、呃逆: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
3. 湿痰、寒痰咳嗽:陈皮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
4. 胸痹:陈皮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气通痹止痛。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注意事项
气虚证、阴虚燥咳、吐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附药:橘核、橘络、橘叶
1. 橘核:为橘的种子。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疼痛及乳房结块等。煎服,3-10g。
2. 橘络:为橘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适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 橘叶:为橘树的叶。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适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煎服,6-10g。
— END —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版
· 2.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 3. 高学敏. 《中药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年版
· 4. 康廷国. 《中药鉴定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年版
投稿:药学部 王慧第
编辑:袁宝
审核:党总支宣传委员 周诗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