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健康 | 疼痛是病,科学疗护不用忍
疼痛是病,科学疗护不用忍
你有经历过颈椎难受、腰痛、膝盖痛、各种无法形容的慢性或急性疼痛吗?
这是身体在向你传达求救信号!
请重视这些疼痛!
2022年10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镇痛日,主题为“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
旨在告诉我们了解疼痛、直面疼痛、治疗疼痛莫当“忍者”!
你了解疼痛吗?疼痛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并预防身体出现疼痛呢?
请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疼痛!
No.1、你认识疼痛吗?
0级疼痛►
无痛
1级疼痛►
安静平卧不痛,咳嗽时又很轻、不易察觉到的疼痛
2级疼痛►
安静平卧不痛,咳嗽疼痛,深呼吸不痛
3级疼痛►
安静平卧不痛,咳嗽和深呼吸疼痛,但不太会影响睡眠
4级疼痛►
安静平卧时可感到间隙疼痛,疼痛时影响睡眠
5级疼痛►
安静平卧时出现持续疼痛,影响睡眠
6级疼痛►
静卧时疼痛较重,并影响睡眠
7级疼痛►
疼痛到翻转不安,疲乏,无法入睡
8级疼痛►
持续疼痛难以忍受,全身大汗
9级疼痛►
剧烈疼痛无法忍受,可导致昏厥
10级疼痛►
最疼痛,生不如死
来看看你经历过哪些等级的疼痛?
1级~3级是轻度疼痛;
4级~6级是轻中度疼痛;
7级以上是重度疼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不同,同一级别对于不同人来说可能有不一样的疼痛感。
No.2、关于疼痛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
甘愿当“忍者”,疼痛忍忍就过去了。
有些人认为平日里的轻微疼痛并不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于是能忍则忍。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当你感到疼痛时,恰恰是身体开启了人体组织器官受损的信号,提示你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状况!
一定要重视身体为你传达的信号,及时就医,切莫“小病酿成大病”!
误区二: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先止痛再说!
当你感觉到头痛时,可能并不是你的脑部产生了异样,或许是颈椎、血压、甲状腺功能等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身体也像自然界一样,各个器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某一部位发生了病变,很有可能导致其他部位受到影响!
必要的检查会帮助你查明病因,对症下药,达到长期的镇痛效果!
误区三:
镇痛药物会成瘾。
当身体产生疼痛时,有些人不愿去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药物成瘾。但实际上,以镇痛治疗为主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下出现成瘾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时,医生会根据你的基础疾病结合临床表现,给予除去镇痛药物外,其他如神经阻滞、激素治疗等方法。
如何向医生描述你的“疼”?
No.3、第一步: 疼多久了?
向医生描述:
1、最早是什么时候感到疼痛的?
2、这次疼痛持续了多久?
3、以往疼痛发作的时间?
第二步: 怎么个疼法?
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来描述,比如:
第三步: 疼的时间和规律
持续痛or间歇痛
白天痛or晚上痛
第四步: 影响疼的因素
向医生描述:按压疼痛部位
疼痛会加重还是缓解?
休息后疼痛有没有减轻?
No.4、如何预防疼痛?
锻炼身体
俗话说:走百步,去百病。
运动是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也是很多老年人养生延寿的妙方。每天运动1小时,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但要注意一点,不要盲目地进行大量运动,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00-150次/分就好。当你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时,一定要及时停下来进行休息。
放松与按摩
按摩对于消除疲惫、肌肉紧张与疼痛有效,可以作为一种预防与辅助手段。
当身体感觉不适时,可以先按摩一下,有利于放松身心、缓解肌肉紧张。
学会释放压力
生活、工作上的压力也是我们可能会产生疼痛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去缓解压力,比如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开心振奋起来,或者换一个环境,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避免再次受伤
如果你的身体不适,或者之前某一部位受伤过,就不要再进行剧烈运动了,在生活中避免遭受潜在性的伤害,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防止出现二次受伤!
可以吃一些滋补身体的食物或遵医嘱服用药物,促进修复,等到完全康复时再活动!
早睡早起莫熬夜
熬夜对身体具有不可逆的伤害,会引起血压增高、心脏负担增加、心跳加快等等,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高效率地学习与工作。
如果有晚上失眠的情况发生,不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者在白天提高自己的运动量,到了晚上困意自然而然就来了!
疼痛也是一种“病”认识疼痛 直面疼痛,重视疼痛 远离疼痛,好好爱护自己 爱护家人,面对疼痛莫当“忍者”!
北京医院护理人文发展委员会
---END--
供稿:护理部
审校:护理部 孙超
宣传处 孔竞 孟令芸
主编:孔竞 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护理部 杨雪 宣传处 贺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