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钟损失190万个!一个口诀教你及时“止损”
李大爷已经退休几年了,平时坚持做晨练,虽然这些年胖了一些,但依旧感觉自己身体倍儿棒。
“我底子好,你们年轻人身体还不如我呢。”
“年轻人才叫熬夜,我这是觉少,睡不着。”
“我天天锻炼,健康的很。”
类似的话语他经常说,一次晨练结束,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头晕,走路也走不稳了,想是累着了坐在路边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不仅没缓解,反而右边胳膊腿儿也不灵光了。
“我…我…帮帮…忙”
明明是在呼救,他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竟已说不出清晰的句子,生死只在一线,好心人突然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拨打了120,而这个时候,李大爷已经失去了意识,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把李大爷送到了医院,此时,距离他开始头晕,已经过去了1个多小时。
诊断结果很快明确,脑梗死,必须马上手术!,血管取栓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第一天,李大爷右侧手臂就可以活动,说话也清楚了一些,但医生告诉他,后遗症很难完全避免,需要长期康复。
如何听懂身体的警告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医院颅内动脉狭窄亚专科主任朱良付介绍
头晕、头疼、手麻、说不出话,事情发生前,李大爷的身体已经多次发出警告,如果再晚一点,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果不堪设想,读懂这些警告,其实并不难。
口诀和急救电话120一样
“1”察看1张脸,是否口眼有歪斜
“2”检查双侧肢体,是否一侧无力
“0”聆听讲话,说话是否清晰
符合其中两条就有很大可能性是脑卒中(中风),必须及时拨打120,此刻,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约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8+2=脑卒中
身体发出的警告,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警告之前防范于未然,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行了脑卒中“8+2”危险评分
8种高危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
2种病史:
发生过脑卒中
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超过以上3项的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早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卒中风险。
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
主题是“识别卒中早一秒,挽救大脑恢复好”,让我们一起牢记下面16个字,共同守护健康生活。
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适当锻炼,减少疲劳
朱良付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卒中中心副主任、介入治疗中心副主任,颅内狭窄专科主任、脑血管二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协助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卒中中心管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创新转化组副组长等。
致力于缺血性卒中的分型、血管内再通治疗研究,主持省级、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评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奖、菁英先锋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李汝衡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