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并在潜伏性传染疾病等其他临床应用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导语
DNA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种遗传物质的载体,但在我们眼里它却有更加神奇的“身份”。DNA作为一种分子“建筑”材料,在科学家的手中被构建出许许多多的形态,高效地解决了分子医学中的难题。
在这期分子医学小百科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将DNA作为一种运算代码来进行“编程”,从而实现精确的智能诊疗。
程序员们用晶体管和硅,凭借“0”和“1”两个符号,就搭建起了一个数字的世界,用计算机帮助他们完成复杂的运算,快速而智能地解决了人类许多的烦恼,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生物学家们也想改变世界,他们的手中有DNA和试管,可以凭借“A”“T”“C”“G”四个碱基进行运算。
那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要想用DNA进行计算,就要建立DNA逻辑门作为基本的计算组件。逻辑门是一种通过逻辑运算将一组输入转换为可检测输出的设备。包括AND、OR、NOT、NAND、NOR和XOR的基本逻辑门,这些是现代计算机中的核心计算组件。生物学家们构建了三种生物反应机制:基于DNA核酶的反应、链置换反应和基于支架的反应来实现DNA的逻辑运算。
运算法则已经制定好了,那我们可以用DNA计算来做什么呢?
因为核酸(DNA、RNA、microRNA、cfRNA)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所以生物学家们想到的第一个应用就是将DNA逻辑计算应用于体外生物标志物分析。他们首先实现了基于DNA和酶系统的构建,这个“智能计算机”可以模拟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通过智能识别病原体的DNA,在体外对病原体序列产生特定的免疫反应和记忆效应。
此外,生物学家们还设计了一个基于核酸适体(核酸适体是一段能特异性识别小分子和蛋白质的寡核苷酸序列)的细胞膜计算系统。通过对核酸适体的特异识别和结合,这个系统可以“火眼金睛”地将目标癌细胞与健康细胞区分开来,同时仅在癌细胞周围产生高浓度的单线态氧来诱导细胞毒性,从而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害。
为了“升级”系统对细胞膜的敏感性,研究人员将杂交链反应的信号放大策略与多个生物标记物的AND布尔逻辑分析相结合,实现了对大量相似细胞中不同细胞亚型的精确描绘。
随后,他们将DNA计算应用在细胞膜生物标记物分析中,构建了一个智能系统来精确调节凝血酶功能,从而能够自动检测系统中凝血酶的浓度。当酶浓度低于阈值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然而,当酶的浓度高于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自动释放酶抑制剂(核酸适体)来抑制酶的活性并防止血液凝固。研究人员将这个体系制成了DNA纳米机器人,可以智能感知局部环境中凝血酶的浓度,并在凝血酶过量的情况下激活自主抗凝。
早期对DNA计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分子计算机,主要是通过逻辑分析计算。如今,DNA计算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计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算术计算系统。这开辟了使用DNA计算来执行复杂计算模型的新领域,算术计算模型对于疾病诊断和分析更为精确。在研究人员的手中,DNA被编码来执行几种基本的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和乘法。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将多个探针杂交到同一输入的不同区域,并使用精确的乘法器生成相应的输出来实现“乘法”。通过为不同的输入设计特定的序列,并报告可以进行汇总的相同输出,可以实现“求和”。基于合作杂交方案,可以通过消除两个单独的链来设计“减法”,这样只有过多的链才能报告信号。
基于上述原理,研究人员将基于DNA计算的分类器集成到来自真实临床样本的完整诊断工作流程中,并实现了可靠的诊断结果。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并在潜伏性传染疾病等其他临床应用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学术指导 | 韩达、张朝
文案 | 蔡诗隽
绘画 | 高 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