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牙签穿肠过,年轻小伙差点丢了肾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根小小的牙签在他的体内“游走”了一个多月,不仅穿肠而过,更贯穿了右肾,差点让这个年轻小伙子付出“丢肾”的代价!“不少年轻人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喜欢嘴里叼根牙签耍帅扮酷,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发生误吞。”陈劲松教授提醒到。
两个月前,小廖(化名)突然发起了高烧,而且右上腹疼痛难忍,他到当地医院检查后考虑是急性腹膜炎,通过CT扫描可以看到结肠肝曲旁少许渗出,局部有条状高密度影,考虑可能是有异物穿透结肠,建议他做手术进一步探查。
然而,小廖回忆了半天,着实想不出有什么异物被自己吞到了肚子里,加上对结肠急诊手术可能需要肠造口的恐惧,让他一口回绝了手术的建议,保守治疗后,腹痛和发热的症状得到了轻微的缓解后便出院了。
接下来在家的日子,小廖虽然没有腹痛了,但不时的发热,并出现右侧腰腿痛,家人发现他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腰也直不起来了。9月底,他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陈劲松主任的专家门诊。
经过一番详细的问诊和查看各项检查病历报告,陈劲松主任怀疑是穿入结肠的那个异物可能是一根牙签,小廖这才恍然大悟,他确实是有嘴里叼根牙签的习惯,而且就在上一次发烧住院前喝醉“断片”过。
陈劲松主任安排小廖紧急入院复查,结果发现这根牙签已经穿出结肠,贯穿右肾,刺入右侧腰大肌形成脓肿,所幸被脊柱阻挡,不然牙签“漫游历险记”还得继续。
经过抗感染治疗和周全的术前准备,陈劲松主任团队为小廖实施了右半结肠切除术+右侧腰大肌脓肿清创引流术,手术中完整拔出了一根差不多5cm长的牙签,所幸没有发生右肾大出血,无需切除右肾。手术后小廖顺利康复出院,他终于能直起腰来走路, 回想这一个多月来的经历,他后怕不已。
陈劲松主任表示,消化道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每年都会接诊不少胃肠道异物的患者,有牙口不好的阿婆吞食香菇肠梗阻的,有便秘的九旬阿伯开塞露整只滑进乙状结肠的,有大快朵颐的小伙鱼骨穿破小肠误诊阑尾炎的,也有小儿误食磁力珠致肠坏死的……胃肠道异物的种类五花八门,有些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消化道异物并穿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经常有患者误食鱼刺、牙签、核枣等。患者可出现咽喉痛、胸痛、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但也可因为穿孔细小、隐蔽,或者穿孔时间较长、局部包裹而症状不明显,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常常不易发现或发现较晚。
陈劲松主任提醒
为了避免误吞异物,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进食时应避免狼吞虎咽,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同时要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嘴里叼牙签、咬硬币等。当误食了异物后避免盲目催吐及暴食,应及时就医,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陈劲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医学中心-胃肠肿瘤中心
胃肠外科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四届羊城好医生
岭南名医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结直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与脾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委员会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
专业方向:擅长胃肠外科微创手术,胃肠肛门疾病(胃肠肿瘤、息肉综合征、痔、肛瘘等)诊断及综合治疗,疝、甲状腺、病理性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詹高房
肿瘤医学中心-胃肠肿瘤中心
胃肠外科主治医师 硕士
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NOSES联盟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结直肠癌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胃肠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双镜联合学组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工程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委员等。
专业方向:胃肠肿瘤微创手术与多学科综合治疗,胃肠肿瘤随访与并发症处理;疝、痔疮、息肉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甲状腺、乳腺、胆囊等疾病的诊疗。
文:胃肠外科詹高房、梁建明
编辑:禾安
责编:阿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