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院区针康特色3‖“止痛更治痛”/ “针灸特色技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西院区针灸科、康复科是我院西院区的特色科室,成立以来,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中医针灸、骨病特色疗法的开展与研究,形成了以“化浊通督针法”“悦心启瘫针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室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形成了科室诊疗的优势病种,为进一步弘扬中医特色疗法的,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特开设“西院区针康特色”,分期为大家介绍西院区针灸科的特色疗法及优势病种。
案例
患者王女士,56岁,以右侧胁肋部疱疹后疼痛1月余为主诉,既往患者经口服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后,均未见明显改善,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为求针刺治疗就诊我科,我科应用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技术等综合疗法予患者治疗半月,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影响睡眠情况基本消失,患者喜笑颜开。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带状疱疹急性期过后局部皮损虽已愈合,但患处仍遗留有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持续存在的局部神经性疼痛。临床表现为时常有针刺、刀割、烧灼、虫咬等感觉,轻微碰触、风吹或温度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发生疼痛,痛起来让人觉得“生不如死”。
发病原因是什么?
西医认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其罪魁祸首。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首先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带状疱疹后余毒未清、经脉阻滞不通、年老气血亏虚、气血瘀滞于内等有关,本病主因外邪侵袭,疾病后期湿热火毒已去,余邪恋于局部经络,致使经脉失养,瘀血内阻,气机不畅,经络阻滞,不通则痛。
如何治疗?
中医对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且越早介入越能有效控制神经痛,临床上主要采用毫针双重围刺、火针、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传统中药口服、外用等综合疗法,效如桴鼓!
双重围刺法分内外两层进行围刺,相对于普通针刺和单层围刺而言,其在直击病灶的同时,加大了对病灶的刺激量,进一步扩大针刺感传范围,进而可进一步增强清热解毒、疏经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以提高针刺疗效。
刺络拔罐是指在局部刺络放血后,再予以拔罐的治疗方法。刺络拔罐用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可借助罐内负压作用使邪毒随血外泻,具有透毒泻热、通络活血、扶正祛邪等作用。
火针刺法可凭借火力强开外门,逼邪外泻。国医大师贺普仁提出“热行火针可以热引热”。故临床将其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常将特制针具之针体于火中烧至通红后快速刺入疱疹局部,使火毒湿热之邪外泻。
专家简介
张素钊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西院区针灸科、康复科负责人。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河北中医学院“扁鹊计划”师承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浊毒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健促会中医外治法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浊毒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运用其独创的“浊毒理论”指导临床,创立“化浊通督针法”。主编、参编著作15部,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专业特长:中风病、面瘫、头痛、眩晕、失眠、耳鸣、耳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病、慢性胃肠病等。
杨丽萍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河北省健促会中医外治法专委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师从针灸科学术带头人袁军教授。擅长面瘫、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眩晕、失眠、咳嗽、头痛、肥胖等病的治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参研省科技厅、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5项。
科室简介
河北省中医院西院区针灸科,由本部针灸科、骨病科、康复科等骨干人员组成,针灸科是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河北省分中心,河北省中医脑病治疗中心,首批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科室分为针灸、骨病及康复三个诊疗单元,拥有独立病区,设有康复大厅。科室现有医护2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8人,高级职称3人。医护配备合理,设备配套齐全。
科室以中风病(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面瘫病、眩晕病为优势病种,以骨伤病、各类神经痛症等为重点研究病种,创立了“化浊通督针法”、“毫针快针深刺法”、“中西结合正骨”等一系列特色疗法。其中,采用“化浊通督针法”治疗脑血管病,将“浊毒理论”应用于针灸领域,创新了传统治疗方法,取得良效。
治疗骨伤疾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对四肢及脊柱创伤、脱位、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疑难病症的中西医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对各种急慢性痛症采用注射治疗、小针刀治疗等,均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
科室还开展多种灸法、穴位埋线、电针、三棱针、火针、皮肤针、针刀等一系列传统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失眠、焦虑抑郁、耳鸣耳聋、斜颈、肥胖、便秘、慢性胃肠病、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及各类神经肌肉疾病,月经不调、痛经、肥胖、亚健康调理等。等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进行多元化、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审核: 周文平 范俊利
编审/排版:宣传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