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者 | ARD: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球流行病学
主要发现
该研究首次使用贝叶斯分层线性混合模型,校正了性别、年龄、诊断方法和患病率计算方法对流行病学数据的影响,对全球、区域范围和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患病率和受影响人口提供了可靠地估算,并进一步提供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全球、区域范围和国家层面的潜在SLE流行病学数据,以及点患病率和每年患病率的相关估算结果。
该研究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易于获得的数据参考,弥补了未开展SLE流行病学调查国家的数据空白。
在这项分析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过去 30 年间发表的112项SLE 流行病学研究,并建立了贝叶斯分层线性混合模型来估计全球每个有或没有 SLE 流行病学数据的国家的SLE发病率和患病率。
该研究还对每年新诊断的 SLE 患者和总体 SLE 患病数进行了全球、区域范围和国家层面的估计。全球 SLE 发病率估计值为5.14(1.4-15.13)每100,000人年,新诊断SLE患者数估计值为每年40万人。
在女性中,全球 SLE 发病率估计值为8.82(2.4-25.99)每100,000人年,新诊断SLE患者数估计值为每年34万人,而在男性中,全球 SLE 发病率估计值为1.53(0.41-4.46)每100,000人年,新诊断SLE患者数估计值为每年6万人。波兰、美国和巴巴多斯的 SLE 发病率最高。全球 SLE 的每年患病率估计值为43.7(15.87-108.92)每100,000人,受影响人口估计值为341万人。
在女性中,全球 SLE 的每年患病率估计值为78.73(28.61-196.33)每100,000人,受影响人口估计值为304万人,而在男性中,全球 SLE 的每年患病率估计值为9.26(3.36-22.97)每100,000人,受影响人口估计值为36万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巴多斯和巴西的 SLE 患病率最高。
SLE的流行病学数据极大地受地理区域、人口年龄、性别、和患病率计算方法(时期或时间点患病率)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的差异。
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具有复杂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慢性病程和治疗时对皮质类固醇的过度依赖均会导致长期器官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由于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
大规模的SLE流行病学调查难以开展,现有研究的调查范围多局限在区、县(村)、市、省(州)中,并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相关研究。
全球疾病负担小组是全球 SLE 流行病学数据的唯一来源,然而,在该调查中SLE被归入“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的范畴,缺乏单独的结果,目前尚无研究系统性报道全球和国家层面的SLE流行病学数据。
与此同时,由于研究设计、环境暴露、调查地点和被调查人群的特征(包括种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现有的SLE 流行病学研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数据间差异很大,不同研究得出的SLE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变化趋势也不相同。迫切需要全面了解 SLE 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分布并管理相关医疗资源。
研究结论
全球 79.8% 的国家缺乏 SLE 流行病学数据。SLE 流行病学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地理区域之间分布不均,具体而言,SLE 在高收入国家更常见。
作者简介
论文第一作者为田婧汝博士,通讯作者为陆前进教授。
田婧汝,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与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过敏与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病及癌症中的固有免疫,以及生物信息学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
陆前进,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性皮肤病基础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皮肤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皮肤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亚洲皮肤病学会理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