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有多痛?为什么晚上特别痛?
2022-10-21 17:45
高尚健康体检中心
每天晚上,当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他未必是失眠,有可能正在遭受痛风的折磨。痛风,让很多人闻“风”丧胆,除了它来如风的特点——突然发病,还有它“疯”一般的痛。那究竟痛风有多痛?为什么白天不发病,晚上特别痛?
痛风——刻骨铭心的痛
痛风是由于血尿酸高导致尿酸盐沉积的关节炎疾病。发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有肾病、化疗放疗导致的,但更多的是摄入嘌呤过量。嘌呤在人体中分解后就产生尿酸。常见的含嘌呤比较多的食物有:海鲜、牛肉、羊肉、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等。
当过多的嘌呤分解后转化为尿酸,尿酸结晶不断在手指关节、脚趾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沉积,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些关节就开始剧烈的疼痛。这种痛,像刀锯或针刺一样,伴随红肿、发热,不管你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都会痛,没有一个姿势是稍微不痛的。
为什么痛风总在晚上发作?
一般来说,晚餐我们总是大快朵颐,进食很多富含嘌呤的肉类和海鲜。到睡觉的时候,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少出汗、排尿,也为了晚上不起夜而少喝水,这些都导致尿酸量增多。其次,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数量增加,更容易沉积在关节。再加上晚上气温较冷,尿酸盐的溶解度降低,大量的尿酸盐溶解到水中的速度下降。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晚上会减少分泌,而这种激素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所以在这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痛风患者到晚上发病更加严重。
所以,患了痛风的患者,晚上可以用枕头等抬高患处,或者提前服用药品。平时少吃海鲜、肉类和内脏,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 医学建议 仅供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尿酸盐,痛风,嘌呤,血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