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冷沉淀的应用
患者基本信息: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没有出血,没有使用抗凝药物,用了前列腺药物和抗骨质增生药物。
凝血象检测结果:
两次检测结果都是这个样子,基本排除采血原因,检验科的质控也是好的,其他检测结果也没有问题。
现在的问题:如果说这个病人是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手术应该如何输注血液制剂?
处理方案:
1、补充纤维蛋白原制剂或冷沉淀。
2、完善血栓弹力图试验,查看纤维蛋白原功能。
3、完善基因测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可以通过基因测序得到证实。
冷沉淀 相关知识链接:
定义:指采用特定的方法将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0℃-6℃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的血浆,并将剩余的冷不溶物质在1h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
功能:补充VIII因子、XIII因子、vWF、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结合蛋白。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引起的出血,也可用于无特异性浓缩制剂使用时的Ⅷ因子缺乏症、ⅩⅢ因子缺乏症、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异常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也可用于大量输血、DIC以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尿毒症出血。有特异性浓缩制剂可供使用时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宜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输注指征:大量输血或DIC伴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时,可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创伤、产科和心脏手术患者纤维蛋白原维持在1.5g/L~2.0g/L(产前孕妇最好要2g/L以上)。
输注原则:按照交叉配血次侧相容性原则输注,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可直接进行ABO相容性输注。
输注剂量:输注剂量和频率取决于纤维蛋白原消耗速度、恢复时间和半衰期。纤维蛋白原在无其他消耗(如出血、DIC等)的情况下半衰期大约是4d。通常成人每5kg~10kg输注2U,婴幼儿输注2U/kg~4U/kg。(1U:由2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且符合GB 18469质量要求。)
每2U的冷沉(从200毫升血浆所製作出来的2U冷沉)含至少150mg的纤维蛋白元,但平均约250mg, 输了20U的冷沉约输入2.5g的纤维蛋白原,分布在5L的全血中,仅算血浆的部份是2.5L, 所以就是上升1g/L;质控要求每2U至少150mg, 但平均是250mg(150~350); 测量纤维蛋白原都是取血浆测量,而不是全血,所以仅能计算血浆含量,不能算全血含量。
注意事项: 冷沉淀凝血因子要求解冻后尽快输注,并且以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将冷沉淀凝血因子提取通知单送达输血科后,请不要离开,输血科工作人员将在数分钟之内准备好。
输注后效果评价: 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后宜及时观察患者出血改善情况,通过PT和/或APTT和/或INR和/或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等,实时调整输注剂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