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癌种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CIK细胞治疗可适用众多实体瘤,与常规治疗手段联用,显着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CIK细胞疗法
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通过淋巴细胞离体扩增获得的多克隆T淋巴细胞的异质群体,其特征是表达CD3+和CD56+,这是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共有的表面标记物。CIK的抗肿瘤功效与CD3+CD56+有关。
CIK作用机制
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很强,如同“细胞导弹”,能精确“点射”肿瘤细胞,不会伤及“无辜”的正常细胞。
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高机体免疫力,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绿色疗法,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负担。
由于CIK细胞发挥识别和杀伤肿瘤的功能不受MHC限制,因此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癌症不同阶段的治疗,如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胃癌、肾癌等。
在国内外都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并且充分证明了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有效,能显着提升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CIK细胞疗法在实体瘤大放异彩
各大癌种治疗均可使用
肺癌:CIK+铂类化疗组合
发表在Nature子刊《Cell Death Dis》上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2年9月到2015年10月在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化疗联合CIK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此外,另取同期单独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86%),小细胞肺癌(14%)。所有患者都完成了至少四个周期的铂类双药化疗,治疗组患者化疗后接受自体CIK细胞治疗。
末次随访日期为 2017 年 12 月 31 日。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长于对照组(38个月VS30个月),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32,图a)。
CIK组3年OS率为50.7%,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善(3年OS率为33.8%,P =0.036,图b)。
此外,分别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进行了中位OS曲线。治疗组NSCLC患者的中位OS显着优于C组(40个月 vs. 32个月,P = 0.044,图c)。
CIK治疗组与对照组OS对比
乳腺癌:CIK+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组合
夏建川教授团队发表在医学杂志BMJ子刊《J Immunother Cancer》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10例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术后接受综合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有165名(53.2%)患有TNM I/II期肿瘤,145名(46.8%)患有TNM III期肿瘤。
其中对照组160例(接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CIK细胞治疗组150例(接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随后的CIK输注。)
生存分析显示,CIK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率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CIK治疗组患者的5年OS率和5年RFS率分别为85.7%和80.8%,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2.3%和68.6%。可见,辅助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
CIK治疗组与对照组OS、RFS对比
此外,对一些关键的乳腺癌亚组进行了生存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 (TNBC) 亚组中,也发现患者从辅助CIK细胞免疫治疗中受益。
在ER/PR+和HER2-亚组中,CIK辅助治疗显着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在ER/PR-和HER2+亚组中,CIK治疗在改善预后方面也具有潜在价值。
各亚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研究中,只有12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包括4例发热(38-40°C),3例疲劳和厌食,3例关节痛/肌痛,1例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高血压。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如肺炎、结肠炎、肝炎和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肝癌:CIK辅助治疗的Ⅲ期试验
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试验,对活化CIK细胞进行辅助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试验。
该研究包括在韩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或经皮乙醇注射治疗的230名HCC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免疫治疗(注射6.4 × 109数量自体CIK细胞,60周内16次)或不接受辅助治疗(对照)。
免疫治疗组(44.0 mo)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比对照组(30.0 mo)长14.0个月。免疫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复发或死亡的HR为0.63,代表免疫治疗组相对风险降低37%。
免疫疗法持续降低了所有3种肿瘤复发的风险:肝内局部复发(距切除或消融边缘2cm以内),肝内远处复发(距边缘2cm以上)和肝外复发。
CIK治疗组与对照组RFS、OS、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对比
在数据截止日期时,疗效人群中发生了15例死亡:免疫治疗组3例,对照组12例。在免疫治疗组中,患者死于复发性HCC(2例患者)或新的原发性胃癌(1例患者)。
在对照组中,患者死于复发性肝细胞癌(9例患者)或不明原因(3例患者)。
两组的中位总体生存(OS)率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均未达到,即截止日期时,有远超半数患者还活着。免疫治疗组的OS比对照组长(HR,0.21),此外,免疫治疗组的癌症特异性生存期较长(HR,0.19)。
结直肠癌:CIK+一线化疗组合
夏建川教授团队发表在国际杂志《Clin Transl Immunology》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52名接受一线化疗的mCRC患者,其中,126例患者仅接受一线化疗(对照组),其他126例患者接受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一线化疗(CIK组)。
CIK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54.7个月,对照组为24.1个月,CIK组的无病生存期(PFS)中位数为25.7个月,对照组为14.6个月。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CIK细胞治疗是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此外,第四个治疗周期后CD3CD56亚群的变化可能是CIK细胞治疗成功的指标:CD3CD56亚群增加的患者比CD3CD56亚群减少的患者存活率更高。
CIK治疗组与对照组OS、PFS对比
在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患者中未观察到严重的副作用(3级或4级)。只有14名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患者经历了不良事件,包括10例发烧(38-39°C),两例短暂性高血压和两例疲劳和厌食症。
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患者无需任何治疗即可自发康复。
鼻烟癌:CIK+卡瑞珠单抗组合
2022年最新发表在国际期刊《Comput Intell Neurosci》的一项关于鼻咽癌回顾性研究,共纳入80例鼻咽癌患者(2017年2月-2019年2月),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
两组均在第1天接受200 mg卡瑞珠单抗,第2天至第4天联合10 mg阿罗替尼。
患者每3周和4个治疗周期接受上述计划。实验组还同时接受了CIK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指标、局部控制、转移和生存率。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身体健康(18.38±2.31),社会/家庭幸福感(16.40±2.24),情绪健康(15.35±2.30),功能性幸福感(17.30±2.20)和头颈部癌症亚量表(15.40±2.01,P <0.001)和明显更好的免疫指标(P <0.001)后。
在24个月的随访中,实验组40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性病例(5.0%)和2例(5.0%)远处转移;对照组40例患者有8例复发性病例(20.0%)和7例(17.5%)有远处转移。
CIK治疗组与对照组生存率对比
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2年生存率为97.5%(39/40)。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2年生存率为85.0%(34/40)。
在80例患者中,7例(8.75%)死亡,73例(91.25%)存活。单因素分析后,存活组与死亡组IV期、治疗后生活质量、治疗后免疫指标差异显著(P <0.05)。
多个癌种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CIK细胞治疗可适用众多实体瘤,与常规治疗手段联用,显着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术后使用CIK细胞,可有效改善预后,可成为患者在治疗时的新选择。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