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也会遗传!妈妈骨折入院,三个女儿“躺枪”
“医生,骨质疏松也会有遗传吗?”80岁的郝女士(化名)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骨折后查出骨质疏松,结果三个女儿也“躺枪”了。
01、母女四人均为骨质疏松
郝女士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年轻时为了照顾几个孩子,东奔西走,日夜操劳。上了年纪以后,只要走路、站立时间稍长,就感到腰背酸痛,但她一直没有就医。
不久前,郝女士在家洗澡时不慎滑倒,瞬间感腰背部剧痛不已,无法动弹。女儿赶忙打”120”,将郝女士送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郝女士这一跤可跌得不轻: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
接诊的干部二科/内分泌科病区边平达主任医师为郝女士安排了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测定,结果发现其股骨颈、全髋、腰椎三个部位骨密度的T值均低于-2.5,诊断为骨质疏松。
听说郝女士有3个女儿,边平达建议她们都来查一查骨密度,结果让全家人大吃一惊:三个女儿均有骨质疏松!
02、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关
“每次碰到七八十岁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我都会询问其子女的情况。如果她的女儿已经绝经,我就会建议她们也来检查一下,这不仅是因为骨质疏松与遗传有关,而且是因为女性绝经后骨质丢失迅速加快,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边平达介绍。
“我们曾经调查600多例45~94岁(平均72岁)的中老年女性,发现平均绝经年龄为50岁,绝经后20年(约70岁)时患骨质疏松。”郝女士的三个女儿(年龄分别为57岁、55岁、53岁),不到60岁就全部出现骨质疏松。
人类峰值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约占60%~80%)。女性峰值骨量越高,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越小。因此,父母患有骨质疏松或有腰椎、髋部骨折史,其子女一定要注意早防早治。
03、绝经后20年,注意防治骨质疏松
女性在经历青春期骨骼发育后,骨密度迅速增加,约在20岁后达到峰值骨量,然后进入平台期,约在40岁左右骨密度开始出现持续下降。
在对600多例中老年女性的调查中还发现,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随绝经时间延长而增高,且在绝经后20年内增长速度最快,因此,女性绝经后20年,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关键时期。
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 赢战骨折”。
边平达提醒,对经骨密度检测、未达骨质疏松诊断标准(T值>-2.5)的绝经后女性,也应该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因为骨质一旦丢失就很难完全恢复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