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疝修补或其他阴囊手术者,应考虑同时行鞘膜手术,可防止术后继发积液。
鞘膜积液定义:睾丸在从腹腔下降至阴囊的过程中,前端有一个腹膜的膨出,即鞘状突。正常情况下,精索部的鞘状突一般在出生前或生后短期即自行闭塞为纤维索,而包绕在睾丸和附睾周围的鞘状突则形成一潜在的小空腔,即睾丸鞘膜腔。
腔内有少量浆液,使睾丸有一定的滑动范围,该液体可以通过精索内静脉和淋巴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吸收。各种原因引起该液体分泌增多或吸收减少,使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过多,即称之为鞘膜积液。
0 1分类
01睾丸鞘膜积液
最常见,鞘状突闭合正常,睾丸鞘膜腔内有多量液体积聚,睾丸位于积液中央,不易触及。
02精索鞘膜积液
又称精索囊肿,为精索段的鞘状突未闭合且有积液。囊内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多囊时可呈哑铃形。
03混合型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鞘膜积液同时存在,但并不相通。
04交通型鞘膜积液
由于鞘状突未闭合,睾丸鞘膜腔与腹腔相通。通常随着活动而出现囊肿大小的变化。肠管、大网膜可通过大的鞘状突通道进入鞘膜腔,即为腹股沟斜疝。
05婴儿型鞘膜积液
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和睾丸鞘膜腔内均有积液且相通。
0 2 诊断
01临床表现
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区囊性肿块。积液量少时多无自觉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如积液较多、囊肿增大、张力高时,可引起下坠感、胀痛或轻度牵扯痛。巨大积液可使阴茎内陷,影响排尿及性生活,亦可导致行动不便。
交通性鞘膜积液其肿块大小可随体位变动而变化,立位时肿块增大,平卧后可缩小或消失。睾丸鞘膜积液其囊肿位于阴囊内,无法触及睾丸及附睾,而精索鞘膜积液则可触及囊肿下方的睾丸及附睾;交通性鞘膜积液挤压时囊肿可减小或消失。
02检查
1.透光试验:阳性。但积液为脓性、乳糜性、合并出血及囊壁较厚时可为阴性。
2.B超:鞘膜积液肿块呈液性暗区,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0 3 治疗
01非手术治疗
2岁以下儿童的鞘膜积液多可自行吸收,可暂不治疗。婴幼儿的睾丸鞘膜积液禁忌抽吸。成人无症状的较小的鞘膜积液也可不必治疗。此外,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成功后,继发性鞘膜积液往往也可自行消退而不需要手术。
0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2岁以下儿童如合并腹股沟疝或积液量大且无明显自行吸收者需手术治疗。2岁以上患者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或临床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时也需手术治疗。
2.主要手术方式:
(1)鞘膜翻转术:临床最常用。尤其适用于鞘膜无明显增厚者。
(2)鞘膜切除术:临床常用。适用于鞘膜明显增厚者,手术复发机会少。
(3)鞘膜折叠术:适用于鞘膜较薄、无并发症者。
(4)交通性鞘膜积液:需作鞘状突高位切断及结扎手术,同时行鞘膜翻转术或切除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腹腔镜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技术日益成熟。术后并发症少,无明显瘢痕,住院时间短。
(5)小儿的鞘膜积液多因鞘状突未闭引起,手术行鞘状突高位切断及结扎手术,不必行鞘膜翻转术或切除术,囊肿内积液可打开放液或穿刺排除,亦可不作处理。
(6)精索鞘膜积液:需将囊肿全部剥离切除。
(7)作疝修补或其他阴囊手术者,应考虑同时行鞘膜手术,可防止术后继发积液。
作者介绍
朱广远
徐州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简介:中共党员,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擅长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018年于重庆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尿流动力学检查。近三年获得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度院行风先进个人。近五年国内外相关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两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