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症133】脑血管痉挛的预防
导读
人类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颅神经与脊神经(称之为周围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它是人体的最高级器官,主宰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在我们日常诊疗工作中,每天都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病症,并回答与其疾病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的常见问题按疾病的类别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广大神经系统患者的寻医问药提供指导和帮助!
——《神经系统病症300问》
Q:
孙先生(陕西):我的一个朋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正在住院,医生说如果继发血管痉挛将会加重病情。请怎样预测、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破裂后的脑血管痉挛?
A:
关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预防及治疗分述如下:
预测:住院时脑部CT 或 MRI 检查显示基底池及脑裂之间的出血量及病人的脑膜刺激症状程度可大概预测以人后的脑缺血。手术时脑池及脑裂的血块多少同样有预测价值。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6天,临床上病人出现有头痛、体温升高,化验血钠过低、血细胞比容及血液粘度增高、血容量减少、肺动脉嵌入压力下降、经颅多普勒检测血液速度急剧上升、脑电图慢波比例的增加皆有助于断定脑血管痉挛发生了脑缺血。
预防:维持正常脑灌注压,措施是:①维持正常血压、脑室外引流、扩容治疗、给甘露醇及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降低血细胞比容及血液粘度;②早期手术沖洗出脑池的血液;③术后持续脑室脑池外引流,给予地塞米松,扩容治疗。维持正常血钠、控制血粘度、适当升高全身血压 15% ~20%(用脱羟肾上腺素)。若脑池内仍充满血,由静脉途径给予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类等。
治疗:采用CT或MRI扫描检查有无继发的脑梗死,控制颅内压及血粘度,扩容治疗、升高血压(前提是瘤蒂已被可靠夹闭)直至神经缺失症状消失。症状发生后 24小时内给钙拮抗剂、抗血小板及抗血栓形成治疗。导水管或脑池被血块梗阻可导致急性脑积水,继发性脑积水在临床表现上与脑缺血相似,此时可行脑室外引流,或在行动脉瘤手术时,将脑池的血块尽量冲洗出来。如脑积水持续存在,可行脑脊液分流术,即引流至静脉窦、腹腔或心房。
总之,关于动脉瘤出血后的动脉痉挛扩张治疗,目前认为越早期扩张效果越好,缺血症状未出现以前或刚出现时效果最好。血管内扩张治疗可使症状减轻脑电图恢复,增加脑血流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