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离性焦虑障碍?家长该如何应对?
平常乖巧可爱的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像变了个人,让爸爸妈妈很苦恼。每天早晨起床时,孩子都会问“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吗?”,如果家长回答会的话,孩子就会拒绝起床。每天从起床到出门就像是一场战争,连拖带拽的拉出家门,即使好话说尽,孩子还是不愿意进幼儿园。
相信家里有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家长都有过类似的情形,那么孩子为什么那么抗拒去上学呢?
孩子这种状态可能是分离性焦虑障碍导致的,什么是分离性焦虑障碍呢?
分离性焦虑障碍一般指分离性焦虑,主要是在离开熟悉环境或者是离开亲人时,会出现过度的担忧焦虑,并伴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心理疾病。
分离性焦虑主要是发生于学龄前的儿童,与遗传因素以及父母不当的陪伴方式有关系。
分离性焦虑主要的症状表现有过度害怕分离,过分担心自己被拐卖或者是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容易哭闹、喊叫、闹脾气,有的会出现恶心反胃、头痛等症状。
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01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
建议家长在家里经常提及上幼儿园时高兴的事情,引导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向往,让孩子产生兴趣。要用一些积极的语气和孩子交流,例如:“你长大了,上幼儿园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而自豪。
02带领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在平时不用上学的时间里,建议父母多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比如多去公园,去人多的场所,尤其是孩子多的地方,丰富孩子的人际交往体验,为过集体生活做准备。
03与孩子分离时要安慰孩子
“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妈妈并没有扔下他不管。如果孩子无法与父母分离,家长可与老师协作,但要态度坚定地离开,同时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告诉孩子“今天老师说你进步了,真棒”;“你真厉害,奖励五角星了”,以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
0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建议家长在家里多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服、吃饭、上厕所等,让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物品、整理玩具等,这样能使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生活。
专家提醒家长:
针对分离性焦虑,应该积极干预,首先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一起去关爱处于分离阶段的孩子,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孩子调整,专业心理疏导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