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山医“声”】幽门螺旋杆菌不可怕,不重视很可怕

2022-10-18 11:00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湖北省中山医院

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口传播,所以共用餐具、共用洗漱用品、口对口喂食、甚至亲吻都是危险的因素。尽量进行分餐制,推荐使用公筷。

24岁女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确诊胃癌晚期,男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致全家老小阳性,全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父亲查出胃早癌,我国一半人携带幽门螺旋杆菌。

最近,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各大新闻媒体乃至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在争相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又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

哪些人需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1.30岁以上,家有老人和小孩,尤其是带孩子的老人。计划备孕的夫妇最好也查一下。

2.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

3.经常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胃痛。

4.口臭、口干、口苦、口腔异味、口腔溃疡。

5.经常到餐馆就餐,参与聚餐,特别是火锅等,未使用公共碗筷或爱吃生东西、喝生水。

6.拒绝胃镜检查者。

7.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类药物者。

8.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消化不良。

9.有胃癌家族史者,尤其是一级亲属。

如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准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碳13和碳14呼气试验,操作简单,便于接受。

但是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群,我们不建议做检测。

01.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2岁以下儿童不宜碳14,可以选择碳13。

02.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替丁类等HP敏感药物以及以抗炎为目的中草药使用者,容易出现假阴性,建议抗生素停药一月后,抑酸剂、中药停药10天后再行检测。

03.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故亦可能出现假阴性。

04.空腹或餐后2小时以上,服用检测胶囊后及采气前宜静坐不能饮水、抽烟、进食。

哪些人需要根除治疗?

2017年美国胃肠病学院(ACG)发布的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指南上提到,目前已有循证医学数据表明,对于无症状的感染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与不治疗,随访2年后出现胃癌的几率分别为1.2%和2.4%。就是说,根治后胃癌的发病率降低一半。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都应该根除,不分年龄、不分时间,只要检测是阳性,越早根除获益越大。有研究表明,40岁以前根除治疗的获益最大。当然,任何年龄根除都是利大于弊。以下疾病和人群必须根除治疗: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尤其是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者。

5.术后胃。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

7.消化道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布洛芬、消炎痛、炎痛喜康等)。

9.一些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等。

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根据第五次幽门螺旋杆菌全国共识,目前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即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疗程10-14天,一天两次,口服。

1.药物组成

①抗生素:主要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唑酮等。

②抑酸剂:主要包括抑酸能力很强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和稍弱的组胺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包括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后者主要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抑酸剂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同时增加抗菌药物的灭菌活性。

③铋剂 :包括果胶铋和枸橼酸铋钾,在保护胃黏膜的同时又有明显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且不受胃内酸度的影响。

2.组合方式

①抗生素的组合方式:饭后服用。

②青霉素过敏者的抗生素组合: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饭后服用。

③质子泵抑制剂的标准剂量:埃索美拉唑20毫克、奥美拉唑20毫克或兰索拉唑30毫克/次,2次/天,饭前30分钟服用。

④铋剂的标准剂量:枸橼酸铋钾220毫克/次,2次/天,饭前30分钟服用。

友情提示: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和治疗是很专业的问题,哪些人需要检查和治疗?如何选择治疗方案?这些都需要咨询专业的消化科医生,请勿擅自用药!请勿擅自用药!请勿擅自用药!(重要的事说三遍!)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值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周六到周日上午8:00-12:00,国家法定节假日照常应诊。

何时复查?

根除治疗后,完全停药4周后,复查碳13或碳14,如果呈现阴性,代表根除成功。

根除失败怎么办?

根除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1.耐药,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没有严格按医嘱足疗程、足剂量服用药物。

3.饭前、饭后没有分清。

4.药物质量不好。

5.特殊的菌株。

6.用药期间抽烟、喝酒。

7.遗传因素等等。

这时候不要着急,最好距第一次根除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根除。

在第二次治疗时,要准确告诉医生上次用的是哪些药,医生除了更换抗生素外,还可能建议做抗生素药敏检测,有目的的选择最佳抗生素组合来提高根除率,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的ppi和铋剂,做到个性化治疗。有条件的话,最好在第一次治疗时候,就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保首战告捷。

孩子需要治疗吗?

一般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无症状、无危险因素的孩子不需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和治疗。有的婴幼儿没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不必治疗。一方面小朋友太小吃药很困难,另一方面吃药过程中也有许多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增加抗生素耐药等。我国2015年的共识中,仍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瘤、长期服用 NSAIDs、有胃癌家族史的儿童列为 H.pylori 检测指征。除此之外,不建议治疗。

在根除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1.按时按量服药。铋剂与质子泵抑制剂一般在餐前服用,餐后服用会影响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抗生素则通常在餐后服用,空腹服用易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2.服药期间大便呈现黑色为服用铋剂所致,如无其他不适,属于正常。需按照方案制定的治疗天数坚持服药,勿漏服。

3.整个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同时服用其他不必要的药物或保健品,不能抽烟喝酒。

4.疗程不能低于10天,最好服用14天。

5.如果发生药物过敏或有其他明显的身体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如何预防?

即使成功根除了,也不是终身无虞。如不注意,还有再感染的可能,大约5年的再感染率是2-8%,所以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口传播,所以共用餐具、共用洗漱用品、口对口喂食、甚至亲吻都是危险的因素。尽量进行分餐制,推荐使用公筷。

END

撰文 | 消化内科 王桃芳

编辑 | 周宪

审核 | 贝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幽门螺旋杆菌,抑制剂,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