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送你五大预防两大护理!
(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压力性损伤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预防和护理是护理工作之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压力性损伤话题进行延伸。
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发生在皮肤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与医疗或其他医疗器械有关的损伤。该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剧烈和长期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出现。
原因
1.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力的压迫;
2.局部血管受压;
3.血流受阻,细胞缺血;
4.组织供应氧及营养缺乏;
5.局部的细胞坏死溃疡。
好发部位
常见的好发部位有:坐骨、骶尾骨、足跟、外踝、髂前上棘等。
分期
1期:指压时不变白红斑
2期:部分真皮层的损失
3期:全层皮肤缺损
4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的缺损
不可分期:掩盖了全层皮肤和组织
深部组织损伤期:持续的非苍白性深红色、栗色或紫色变色泡沫敷料。
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
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床褥的整理 病人的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尤其对估计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床铺更要格外注意.每日整理2-3次.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并使患者卧位舒适。
2.皮肤的清洁 温水擦浴每天 1~2次,擦洗时不可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皮肤。对于易出汗的腋窝、腹股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保持皮肤的清洁可使汗腺排泄通畅,避免细菌、微生物的繁殖,也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光滑度,避免皮肤因摩擦而造成损伤。
3 加强营养 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抵抗性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宜给子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钟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4 长期卧床患者的翻身 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压力性损伤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1次,发现皮肤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1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悬空、减轻压力的作用。
5.缓解压力 尽可能的减少或去除摩擦力和剪切力。
压疮的护理
淤血红润期护理原则:为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浅度溃疡期护理原则;为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坏死溃疡期护理原则:为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护理措施:
1.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
主要为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经常更换体位,每2~3h 翻身1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压疮防治气垫床,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而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压力性损伤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 50%酒精按摩骨路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时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还可以局部换药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应距患处约 30cm.每天1~2次.每次30min,照射时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2.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人
当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人院后,我们护理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如经常改变体位的重要性、发生压力性损伤后带来的危害等,指导学会预防方法,如定时翻身,经常自行检查皮肤,保持身体及床褥的清洁卫生,利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如软枕)减轻皮肤受压程度等,使惠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垫,协助并指导每2h 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的动作,及时按摩受压处,大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内衣,严格交接班和记录.鼓励患者增加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森 .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57-162
(作者:贾静 来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