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提供新思路。在防治心源性卒中方面,目前,江都试点已初显成效。
★陈明龙教授团队★
心律失常科研成果屡登国际舞台
一位老年患者同时罹患“结直肠恶性肿瘤+室性心动过速”两种顽疾,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求诊。
心血管内科联合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普外结直肠外科针对这例患者的病灶展开了联合围剿,制定了“全麻下经胸小切口心脏外膜室速标测及消融术、联合腹腔镜下结肠肿瘤切除术”方案。经过治疗,患者室速终止、恢复正常心跳。
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明龙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开创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内外科联合消融的杂交手术方式。
陈明龙教授手术中
一场创新手术只是一个缩影,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明龙教授团队砥砺奋进,不断在心律失常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创新性成果屡次登上国际舞台。
给治疗“定规矩”
南京专家4年参编5个专家共识
近日,JACC: Asia发表了亚洲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科学声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明龙教授等多位国内专家参与了该声明的制定过程,总结了亚洲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最新信息。
2019年起,陈明龙教授多次参编心律失常领域全球专家共识、亚洲科学声明、中国专家共识等权威指南
陈明龙教授
• 2019年5月8日至5月11日,陈明龙教授以亚太组长身份参编并主持“2019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全球专家共识”发布会。在我国心电生理领域中,这是华人首次以如此之高的参与度参与并主持国际指南的发布。
• 2020年7月3日,“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正式发布,陈明龙教授等多位国内专家参与了该共识的编写。
• 2021年6月,《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发布。该共识由陈明龙教授参与主编。
• 2021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21)》(《建议》)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上刊登,陈明龙教授参与编写。
据悉,2022年,陈明龙教授受邀作为亚太心律失常学会代表参与2024房颤导管消融与外科消融专家共识的编写,目前该共识正在编写中。
给治疗“创品牌”
房颤手术“南京方法”被欧洲指南收录
STABLE-SR术式
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摸索,陈明龙教授团队利用高密度标测诊断技术,提出了持续性心房颤动个体化消融策略——STABLE-SR术式(南京方法)。
STABLE-SR术式,即在环肺静脉隔离基础上,根据患者心房基质情况进行个体化机制改良及碎裂电位消融,不仅优化了手术流程、缩短了手术时间,还降低了医源性房速的发生,并被欧洲房颤指南收录。
陈明龙教授的研究,还更新了心脏疾病的“疾病谱”,让医疗界对心脏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中,陈明龙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特发性孤立性纤维化心房心肌病”的概念。近年来,陈明龙教授团队还将研究放在了室性心律失常中,丰富了希浦系统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
陈明龙教授团队
让治疗“下基层”
房颤管理下沉,“江都模式”初见成效
远程会诊
家住江都的王大爷今年82岁了,患房颤病史多年,在服用利伐沙班后因牙龈出血而停药。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郦明芳副主任医师通过村医网远程会诊,指导他正确应对抗凝后的出血情况,并强化对接村医的房颤相关抗凝知识培训。
这是在江都农村试点“医院-社区-家庭”协同管理、纵向整合的房颤健康管理模式。
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与江都患者线上沟通病情
在江都项目中,村医通过远程会诊软件与省市级专家沟通及汇报患者情况,患者实时参与其中并询问相关情况,省市级专家可直接将患者的诊疗计划告知村医及患者,农村老年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省市级优质资源。
江都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农村地区的慢病管理模式提供新思路。在防治心源性卒中方面,目前,江都试点已初显成效。
END
策划 & 审核 / 杜丽娜 周宁人
统稿 & 编辑 / 姜航 刘璐璐
文字 / 颜清 宫丹丹
江苏省人民医院宣传统战处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