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与增强CT相似,典型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及结节状高增强,静脉相向心性充填,延迟相表现各异,可表现为低、等或高增强。
来源:超声医生网
超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女超人
病例简介:
患者女,52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饱食后明显,不伴疼痛,近1个月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病来无发热,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饮食较差,睡眠尚可,二便如常。
查体:腹平,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3cm,脾肿下未及,肠鸣音3次/分。
超声所见:
肝右叶明显增大,其内可见13.5cmx11.0cm实性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内呈中低混合回声,注射造影剂2.4ml后约19秒肿物周边见结节状强化,造影剂向心性充盈,延迟相肿物大部分强化,中心部未见强化。肝左叶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超声提示:
肝右叶实性肿物,根据造影结果考虑为血管瘤。
肝血管瘤(Liverhemangioma)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病理表现不具特殊性的疾病,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判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往往会较为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使病患无法及时的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给病患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病理肝血管瘤多属海绵状血管瘤,切面为圆形或楔形,呈蜂窝状,由多数小血管组成,亦可由较少大血管组成。质柔软,受压后变形,去压后恢复。发病率0.32—2%,占良性血管瘤的41.6%,女性多于男性,单发90%,多发10%。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无症状
2、大的血管瘤肝肿大明显,伴胀痛
总结:
1、血管瘤:肝血管瘤根据纤维组织的多少可争为以下4型:海绵状血管瘤、硬化型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海绵状血管瘤瘤体由充盈血液的大小不等的血窦构成,其间为狭窄的纤维性间隔,血窦内血栓可机化或钙化。
2、肝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诊断较容易。注意脂肪肝背景下的血管瘤弱回声多见,而较大血管瘤加压扫查时其回声可发生变化,是由于血窦受挤压,其与纤维间质之间的声阻抗差降低所致。
3、有文献将肝血管瘤的增强CT所见分型如下:
1型:典型表现型,周边结节样增强型的血管腔隙明显小于逐渐填充区(瘤周平均血管腔隙348um,逐渐填充区512um,无或弱强化区652um),无或弱强化区为大量瘢痕组织或充满浆液的囊腔。
2型:瘤体整体弥漫性增强型,血管腔隙相对小,与1型周边结节样增强区相似。
3型:周边强化型,大量瘢痕组织或囊腔结构占据90%以上瘤体。
4、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与增强CT相似,典型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及结节状高增强,静脉相向心性充填,延迟相表现各异,可表现为低、等或高增强。较大瘤体内部可见不强化区,是因为血窦内血栓可机化或钙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