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大肠癌究竟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2022-10-14 15:25

我国结肠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是50-74岁的人群,大便隐血或者不明原因贫血,直系亲属里有贫血、有肠道肿瘤、癌症史、有慢性腹泻、便秘、胆囊切除史、炎性肠病的人群建议定期做肠镜。

有时候或许你在纳闷,为什么大肠癌一发现即是晚期,然而这背后究竟暗藏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肠癌。

所谓的大肠癌包括我们常说的结肠癌和直肠癌,这两种癌症为人处事低调不张扬,所以经常被人们忽略,然而你去查看近年来各大肿瘤圈里面的排名就会发现它已经成为了癌症圈里的黑马啦。

究竟大肠癌是从如何走上黑化之路的?

原本呀,大肠癌只是人类肠道内的一个普通的小息肉,医生把这些肠息肉分成了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也不是说人体内长了息肉最终就会演变成癌症。

也有一些息肉性格友善,癌变风险极低,炎性息肉就是这样的朋友,而另外一些息肉天生代表着冒险派,渴望蜕变,如果人体内不小心长了这些息肉一定要小心啦。

比如腺瘤性息肉,如果你对它们不管不顾,那么很有可能这些恶性息肉会在人体内默默修炼,最终演变成大魔王。

此外,从体型来看,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界限通常是以0.5里面为界。

息肉是否癌变还和息肉的大小、外观、遗传背景、生长速度等有关。

通常从肠息肉演变成肠癌的时间需要5-10年,而发现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做肠镜检查,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癌最理想的检查方法,还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可以对病灶进行活检。

我国结肠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是50-74岁的人群,大便隐血或者不明原因贫血,直系亲属里有贫血、有肠道肿瘤、癌症史、有慢性腹泻、便秘、胆囊切除史、炎性肠病的人群建议定期做肠镜。

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发现息肉,及时预防肠癌的发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腺瘤性息肉,大肠癌,肠息肉,结肠癌,癌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