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医疗器械科普帖 | 一文治好“培养基选择困难症”
培养基“选择困难症”之“症状”
对初次接触无菌医疗器械的企业而言,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常遇到这种疑惑:某种微生物到底该使用哪种培养基呢?
问题的答案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关键在于是否对培养基具备体系化完整性认知,做到这点后,疑惑也就迎刃而解。
本期久顺企管结合实践经验,探究分享话题:日常实验室操作中培养基如何选取?
培养基的定义
用于微生物生长(包括/未包括一些微生物的抑制)、鉴别和保存的天然和/或合成成分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形式的物质。微生物学称为微生物培养基。
培养基的前世今生
16世纪末>>简易的显微镜在荷兰诞生,为人类与微生物的相识创造条件。
17世纪80年代>>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雨水、污水、血液、腐败物质、牙垢等,发现许多“活的小动物”并对其具体形态进行观察和详细描述,将结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从此打开人类对微生物研究的大门。
1859年>>巴斯德巧妙设计了著名的曲颈瓶实验,有力反驳了“自然发生说”,证明微生物在腐败食品并非自发产生。实验使用的有机物水浸液,成为世界首个天然培养基。随后产生的含糖培养基,又有所改进。
1881年>>科赫发明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解决了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各种细菌混合生长难以分离的问题,使得多种传染病病原菌相继被发现。后来,柯赫助手的妻子提出:用琼脂作凝固剂,比明胶理化性能更好,凝固的琼脂硬而透明,因此琼脂成为配制固体培养基最理想的材料,而取代了明胶并沿用至今。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培养基学科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相继使用微生物自动化鉴定系统、微量生化系统、数码分析系统和快速显色培养,明显缩短微生物鉴定时间,增加鉴定准确度,提高效率和能力,标志着培养基学科已达到基本成熟阶段。
我国培养基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有少量培养基原料和产品供应市场。但到了80年代中期,国内已有多种干燥培养基生产,近20年来,我国培养基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商品培养基正逐步被微生物学工作者所接受,如生物制品、疾病控制、医药生产、临床及卫生检验等,大部分已使用商品培养基。
培养基的分类
由于各类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科学研究目的或生产实践需要不同,因而培养基种类繁多,久顺整理分类如下:
培养基的选择技巧
目前为止,培养基的选择尚无固定标准,使用何种培养基培养怎样的细胞系,主要还需根据数据、文献和经验酌情而定。
久顺总结案例经验,提供以下方法供参考:
A.细胞采购自ATCC或其他的细胞库,直接咨询供应商即可,或查阅相关文献作为参考。
B.借鉴其他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许多培养基可适用于多种细胞培养。
C.使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并观察其生长状态,可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等指标判断,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合适培养基,此方法的结果最为客观,但是操作流程较繁琐。
或许久顺们仍对此一知半解,久顺企管为各位整理表格以便更直观快捷掌握培养基的选取。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培养基适用范围案例参考
→ 更多医疗器械信息,可通过健康号站内私信咨询(系统要求:先关注才可私信)。
>>欢迎点击左上方头像粉我~关注【久顺医械技术服务】医械合规不迷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