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950万设备采购:拒绝进口

2022-10-14 11:15   赛柏蓝器械

市场激荡,国产VS外资的竞争格局已变

22931665716821030

图|  拍信创意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作者 | 新月  耀川

编辑 | 米克

国产与外资的对垒,焦点不只在政策扶持和价格优势。

01

外资设备占比超80%,采购拒绝「进口」?

近期,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漳州市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小组办公室)医用直线加速器肿瘤放射治疗统招分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采购医用直线加速器肿瘤放射治疗设备, 预算金额为2950万元。该项目拒绝进口。

30911665716821630

6531665716821716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搜索“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漳州市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小组办公室)”, 近半年内发布的招标公告中,许多项目在「允许进口一列,标注为“否”」。

采购品类涉及物理治疗仪设备、泌外科设备、急救设备、综合治疗台及牙科诊疗设备、血透类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生化仪等医用检验设备、皮肤整形设备、骨科设备、血液透析制水设备、眼科设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设备、超声设备等诸多类型。

据了解,今年3月,漳州市卫健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下发漳州市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市公立卫生医疗机构采购单台套10万元以上或同品种设备总价值3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均需实行市集中采购。

其中还提到: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及设备技术参数、功能定位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设备。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目前的主流放疗设备之一,基本由医科达、瓦里安两大外资品牌主导,两者在中国市场的总占比超过80%,国内新华、联影、东软等企业仅突破了小部分市场。 技术层面,国产品牌与行业巨头有一定进步空间。

不过,梳理中国政府采购网近期直线加速器采购项目发现,拒绝进口的项目并不少见。随州市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钟祥市中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等直线加速器采购项目中,均有不采购进口产品的标注。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拒绝进口的设备采购项目,并没有完全把外资品牌拒之门外 。例如,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直线加速器采购项目中,医 科达Elekta Synergy中标,产地显示为北京,是否进口显示为“否”。

16541665716821786

今年以来,美敦力、西门子、GE等跨国医械巨头,不断有高端设备、创新产品国产化的新消息。高端产线搬到中国,跨国企业的思路是什么?

一位知名医疗器械分析师指出:在2020年前后,许多企业把中高端产线由欧美、韩国、日本向中国转移,江苏等沿海的发达地区是最开始承接高端制造的区域之一,而中国低端的设备,则转到越南等地制造。

那么,这背后有哪些长远的策略和考量?

“因为中国市场庞大,产品能快速放量,能经过市场快速检验。尤其在我们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端医院里,科研任务和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很多,很大程度上也给了外资企业市场应用方面的信心,他们的产品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补充。同时本土化也离不开本土研发,企业根据中国国情来定制器械,这就需要用熟悉中国市场的本土科研人员,由此企业的生产链条、研发链条、供应链条都在改变。”上述分析师表示。

02

市场激荡,国产VS外资的竞争格局已变

此刻,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些观念也在转变。

上述分析师指出,县级采购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医疗系统的分级速度很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政策落到县一级。县级医院升三级的政策下,设备标准也随之提升。

“ 县域不再是低端市场的天下,他们设备升级换代非常快。以前有观点认为县级买64排CT就够,128排以上的都是省一级或更高的医院才买,但现在有相当多的县开始买中高端设备。 一些相对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华东地区的县域,设备要求高、采购需求量大。二级、三级以上的医院,未来中高端设备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

更为重要的是,在县域竞争中,本土品牌正在扭转以低价取胜的传统印象。

以直线加速器采购为例,医科达Elekta Synergy在近期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中标金额为1999.98万元,而联影uRT-linac 506c以2560万元中标了思南县人民医院直线加速器及配套设备采购项目。

几个明确标注“允许进口”的直线加速器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相对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200万元,瓦里安TrueBeam 以2986万元中标。

目前有观点认为,对于县级医院的采购,国内企业是通过价格来获取市场的。但实际情况则需要辩证看待。

一位熟悉医疗器械采购的人士指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比如迈瑞、联影的部分设备,价格并不会比西门子、飞利浦低多少,尤其是高端设备,国产企业并没有很大的价格洼地。

器械的价格由技术水平决定,含量越高的产品,价格也随之提升。在招标进院的机制下,企业之间的价格愈加透明,何种价格区间承载何种技术,也越发明朗。

国产医疗器械正在飞速发展。上述分析师预测:未来两三年内,有的设备国产和外资可能会并跑,市场占比将拉到50%。但核磁等发展进度可能会平缓一些,还是受制于设备核心技术的依赖。

不过一位经销商也提醒:“目前,跨国企业供应链很多都搬到中国,也有一部分国产的配件供应商发展起来,比如MR的线圈、CT球管等核心部件,这一部分会是未来重要趋势,也会是产业的变化之一,他们不但能供货给本土品牌,甚至部分也供给国际品牌。”

可以看到,外资与国产之间的对垒已经变得越来越 复杂,背后的联结也愈发纵深。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设备,采购,市场,中国,高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创新器械的「物价之痛」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倒计时!耗材招采全国统一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又一高值耗材开始集采
    打开APP 赛柏蓝器械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