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6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2017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美国批准上市,接种对象为 50岁及以上成人。
大家平常都有所耳闻身边的家人尤其是长辈有得过“带状疱疹”的经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钻心的疼痛!
据了解,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明显增高,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几乎所有中老年人神经系统中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产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统计数据显示,60岁以上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65%,70岁以上的发生率则高达7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令我苦不堪言。本该是儿孙绕膝,享受美好退休生活的年龄,却遭此长久且剧烈的疼痛,真是太糟心了! 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疼痛治疗专业组的专家提醒,在带状疱疹疼痛出现伊始就应开始规范化的疼痛控制。药物治疗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基础措施,微创介入治疗应尽早引入。在条件允许下,应尽量联合使用中医中药和物理康复治疗。
0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指带状疱疹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我国带状疱疹患者群体中PHN的总体发生率为2.3%,男性稍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免疫抑制或缺陷患者中发生率更高。
PHN疼痛剧烈,可表现为烧灼样、针刺样痛,也可表现为电击样、撕裂样痛或者放射样痛。常伴有感觉过敏、感觉障碍和感觉异常,后者包括局部紧束感、麻木感、蚁行感或瘙痒感。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有的患者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02规范治疗 科学止痛
1药物治疗
代表药物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酌情考虑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者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疼痛控制仍不理想者,可加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2微创介入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和PHN 均有控制作用,因此建议尽早引入微创介入治疗。
神经阻滞:包括局部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硬膜外腔阻滞、颅神经主干或者周围支阻滞。阻滞药物以局部麻醉药为主,B超引导下注射更为精准。
神经调控:包括神经射频、电刺激治疗系统等。神经射频使用的穿刺方法和神经阻滞类似,产生的镇痛效果更为持久。电刺激治疗包括周围神经电刺激、脊髓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等,对参与传导疼痛信号的相关神经进行调控,进而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并促进释放镇痛物质,以达到控制疼痛效果。
3物理康复治疗
包括冲击波治疗、电疗、激光治疗、超声波治疗等。物理治疗作用于相应神经分布区域,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纤维修复、破坏痛觉通路神经等机制,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中医中药治疗
口服中(成)药、艾灸、针刺(包括电针、火针、揿针)、刺络拔罐等,对抗病毒及止痛均有作用。
5患者教育和心理干预
心理因素可显著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知。疼痛不明显的患者无需进行心理干预,但对于伴有严重焦虑和恐惧者,需要重视并联用心理治疗。
很多朋友都会问了从患上“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到后期治疗都让人如此难受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前预防呢?
答案是肯定的!
03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远离“缠腰龙“
疫苗,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唯一手段。
2006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6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2017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美国批准上市,2020年在中国上市,接种对象为 50岁及以上成人。临床研究显示,少数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后仍发病的患者,其疼痛等临床症状亦明显减轻。
策划 | 党办
来源 | 麻醉科 丁慧
编辑 | 宋乐乐 颖言 禚李昊
审核 | 党办 杨侠 刘小晋
出品 | 西安报业融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