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精准“拆弹”,成功救治15岁少年
9月26日下午,家住阳春的小东突然说头晕、头痛,还吐了,慢慢地,他的精神变得很差、一直迷迷糊糊。家长发现后,赶紧将他送往当地医院。外院头部CT提示小东左侧小脑出血、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
当地医生考虑到小东后颅窝出血量较大、病情危重,而且小东逐渐出现意识障碍,需尽快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颅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但处理起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接到转诊电话后,我院医护团队随即做好了准备。患者被救护车送来院时已是傍晚6点。当时患者呈昏睡状、呼唤能睁眼、不能遵嘱动作。
结合外院检查资料及病史,我院神经外六科主任吴杰分析,患者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致小脑出血、脑组织受压明显、幕上脑室扩大,手术指征明确。
术前头颅CT: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伴出血。
术前DSA:左侧小脑动静脉畸形,主要由左侧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分支、左侧小脑前下动脉远端供血,经小脑下组皮层静脉-横窦引流、引流静脉增粗早显。
针对患者的情况,我院决定开启绿色通道,由神经外六科主诊,联合影像科、神经介入科、麻醉科及手术室,以最快速度为患者完善入院检查及术前准备。
首先,急诊行脑血管造影,明确患者颅内动静脉畸形情况,同时予以大部栓塞。紧接着将患者送往手术室行小脑血肿清除术+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
所有手术过程迅速有序,完成顺利。经过多学科无缝衔接,争分夺秒,精准“拆弹”,小东终于转危为安,术后,他逐渐恢复清醒。
栓塞后DSA:复查造影见畸形部分栓塞。
术后颅脑CT:术后畸形团栓塞满意,小脑血肿已清除。
颅内动静脉畸形也叫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的疾病,是颅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临床表现常为脑出血,其他包括抽搐、盗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血管内介入栓塞、放射外科治疗等。但对于破裂出血的AVM,往往需要紧急清除血肿及切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