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病症132】脑血管痉挛的治疗
人类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颅神经与脊神经(称之为周围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它是人体的最高级器官,主宰着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在我们日常诊疗工作中,每天都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病症,并回答与其疾病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的常见问题按疾病的类别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广大神经系统患者的寻医问药提供指导和帮助!
——《神经系统病症300问》
Q:王先生(湖南):我奶奶因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期间又发生了血管痉挛,请问对这种血管痉挛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A:关于脑动脉痉挛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已有多种方法用于临床,如血管平滑肌松弛剂(硝普钠)、α受体阻滞剂剂(酚妥拉明)、β受体兴奋剂、5一羟色胺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但效果有限。钙离子拮抗剂对抗血管痉挛则有一定疗效,能抑制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些学者指出,增加血容量和控制性提高血压是治疗症状性血管痉挛的最佳方案。Walter 等对 102 例病人单独使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或合用酚妥拉明,结合增加血容量,发现能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发生的坏死性心肌病损及减轻脑血管痉挛所造成的神经症状,降低死亡率。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①升压扩容稀释治疗:临床上对于病情分级 I~IV级的病人应尽量先即刻外科手术。怀疑有血管痉挛时,手术中可靠地处理动脉瘤,排除了再出血的可能,再采用升高其血压及增加血容量治疗血管痉挛。增加血容量常用液体、白蛋白及血浆。
②钙拮抗剂治疗:这类药物有尼莫的平类药物如 Nimodipine、Nicardipine、Nifedipine。其副作用有面红,心率增加,血压轻微降低,胃肠痛,恶心,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暂时性增加。过量则会使血压降低、心动过速或过缓,有此情况时应停止使用。对正常人 Nimodipine并不能使脑动脉主干发生管径改变,但能使血管壁的顺应性增高。
③凝血块溶解治疗:实验表明,用猪作为实验对象造成人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很快会发生上皮损伤、中层坏死及内膜增生。如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小时到6天不同的时间将猪的纤维蛋白溶酶注射到枕大池内,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0 天杀死检查,证明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两天以内注射纤维蛋白溶酶能有效地防止血管病变。该结果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周围有血块持续存在是发生退发血管痉挛的原因;也支持早期手术直接处理动脉瘤,同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对劲脉瘤病人是有益的。
④血管内扩张治疗:即对颅内动脉瘤出血后发生血管痉挛,临床属于3 ~4级的病人,施行狭窄段动脉球囊扩张术。这些病人都有症状性的血管痉挛,扩张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通畅,同时扩张前症状恶化不久的病人亦可发生好转。只有再次出血才可能再度出现血管犹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