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患者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2年度“浙大好医护”
梁霄主任医师
荣获“浙江大学好医生”
祁海鸥副主任护师
荣获“浙江大学好护士”
浙大好医护
近日,浙江大学发文公布2022年度“浙大好医护”获得者,浙大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梁霄主任医师荣获“浙江大学好医生”、护理部祁海鸥副主任护师荣获“浙江大学好护士”荣誉称号!
自2014年起,浙江大学设立“医德医风奖励基金”并组织评选“浙江大学好医生”、“浙江大学好护士”,重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好护士,以倡导优良的医德医风,提升医患沟通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2022年度浙江大学“医德医风奖”从3月初启动,经过半年的层层遴选,最终,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院长助理梁霄、护理部副主任祁海鸥脱颖而出,荣膺“浙大好医护”!
人物简介
梁霄,男,共产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医24年,下沙院区院长助理、普外科副主任、普外第二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脏及门脉高压症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专业信息传播和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及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及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个人事迹
医学技术精益求精
不断攀登微创高峰
工作20多年来,在老师蔡秀军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梁霄一直潜心钻研微创技术,保持创新和探索思维,构建全程精准微创诊治体系。开展国际首例单孔机器人左半肝切除及国际首例完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治疗肝癌,并在全国“达芬奇杯”机器人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荣获一等奖。近年来,他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文章50余篇,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专项及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专项及省自然基金项目及省部共建重点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项目“腹腔镜技术在肝胆胰脾外科的应用及临床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入选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导师组成员,荣获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
“给患者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提高腔镜手术普及推广及创新同时,梁霄带领团队致力于肝脏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推广。2014年起,成立国内最完善的直接床边干预的多学科团队合作团队,提出了腹腔镜肝切除加速康复外科邵医模式,执笔《腹腔镜肝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对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一系列优化,使患者能舒适地度过治疗过程。
加速康复外科团队带给病人温暖的就医体验,成就了一个个金口碑,许多同行慕名前来取经。目前已举办20余次国家级和省级继教班和培训班,接收1000余位同道来院学习,在省内建立12个肝胆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示范分中心和16个示范病房,培养了45名加速康复外科专科护士,加速康复外科邵医模式在国内及省内3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惠及数万名患者。
言传身教
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道”
在手术台上,梁霄带着学生做手术,他会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扶镜子;他会告诉学生用哪种角度、固定在哪个部位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虽然都是常见的基本功,但梁霄始终耐心地告诉学生要把基本功训练扎实,只有不断夯实基本功,才能建起万丈高楼。在手术过程中,他边做边讲解,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分解给学生看;等手术结束后,他还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复盘整个手术过程,反思不足之处。他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道授业”。目前已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名。
“小心肝公益联盟”服务城乡
微创技术推广不遗余力
作为支部书记,梁霄带领的普外科医护第二党支部是医院首批“共产党员示范岗”,获“浙江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成功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梁霄也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为了做好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梁霄带领党支部联合肝病感染科党支部及超声党支部,成立了“小心肝公益联盟”,开展全省肝病筛查公益项目,目前累计服务百姓已超过3000人,该项目入选浙江大学重点民生项目。
同时,他一直致力于普外科微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20多年来培养了众多全国微创技术骨干人才。2020年,梁霄和团队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原名医”团队,他克服高原反应,远赴青海,把普外腹腔镜技术送到了高原藏民身边。
人物简介
祁海鸥,女,共产党员,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30年。邵逸夫医院党委委员、护理部副主任、手术室科护士长、手术室党支部书记,浙江省首届“仁心仁术”奖获得者。
个人事迹
精修术业、执着前行的
奋斗者
祁海鸥是邵逸夫医院创办以后第一批加入手术室的“元老”,她全面参与了手术室的初期运行。建院初期,面对一方面是全新的设施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严格的操作流程,另外一方面是人员力量薄弱和临床经验缺乏的现实状况,她始终坚持以百倍的努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一丝不苟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短短三年时间,她就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一跃成为手术室的总带教—名副其实的专业“大拿”,得到了医生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掌舵领航、敢挑重担的
定盘星
2015年,祁海鸥走上手术室科护士长的岗位,作为医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上任初期,面对手术效率不高、人员拖班严重的现状,她带领科室“共治委员会”理顺弹性排班、量化考核、绩效评估等方面管理制度,创新运用质量控制理论,数据对接运用实现闭环管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了凭实绩立身的良好氛围,牵引手术室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轨。
她先后主持主参省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在科室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近年来手术室护理团队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1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7人评上了副高职称,选拔培训专科护士11人。
勇于创新、担当作为的
护理管理者
2017年,祁海鸥走上护理部副主任岗位,从一名普通护士到护士长到护理部副主任,30年间,她始终坚持立足岗位书写创新与作为。
她充分发挥优秀领导力,勇于创新,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关注流程优化,在多部门的协同工作中收集临床数据并反馈到实际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提升运行效率,降低平均住院日;充分听取同事们的声音,以共治的形式合理进行护理成本管控,共同商讨成本节约、效率促进效益两提升,助力DRGS管控;应用弹性排班,解决护士拖班问题,稳定了护士队伍;她从一名专业的手术室护士成长为一名全能型的护理管理者,一切的促动便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就医体验。
党建引领、冲锋在前的
领头雁
作为医院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她坚持党建引领科室各项发展建设,全力打造“党建+业务”双强的护理战斗堡垒,形成党建业务双融合的示范,祁海鸥也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病毒的未知风险,祁海鸥带头冲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等都留下了她勇敢逆行的身影。作为护理部的副手,无论是组建“援鄂医疗队”,还是增援滨江富阳“核酸检测”,她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吹响“战疫”集结号,一方面深入发动党员群众,另一方面科学调配人员力量,精心做好全院物资保障,想方设法解决同事们的后顾之忧。
祁海鸥还热心公益事业,“为爱守门”“微笑行动”“慈善募捐”等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上总有她的身影……2021年国庆前夕,祁海鸥收到了党支部支助的一位贫困山区孩子被保送北大直博的消息。就像祁海鸥所说,“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坚守医者仁心,是我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邵逸夫医院 党建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