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靠饭前喝汤减少其它食物摄入,破坏饮食营养均衡,长期以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脱发、水肿等问题。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一位朋友留言:
看到「减肥方法」,就想起了最近经常在朋友圈po减肥口号的前同事小张,便向他发去问候。
细问之下才知道,小张的减肥秘诀就是靠每顿饭前喝一碗鸡汤占肚子,让自己少吃点,结果才喝了一个星期,就把脚踝「喝」肿了,今天还躺在医院输液。
医生说这次痛风发作可能是小张喝肉汤诱发的。好好的鸡汤,怎么给人喝出痛风了?
喝汤要节制,浅尝即可,请勿豪饮
不管是浓郁的肉汤还是清淡的菜汤,都是美味佳肴,很多人都喜欢煲汤、喝汤,把喝汤当做在养生,殊不知喝汤非但不养生,多喝对健康还不利。
肉汤:嘌呤的聚集地
食物中的嘌呤会在人体内代谢产生尿酸,如果吃高嘌呤食物,身体难以及时排出过多尿酸,就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如果血尿酸长期升高就可能引发痛风。
鱼肉海鲜中本来就含有不少嘌呤,当经过长时间炖煮,食材中的嘌呤大量溶于水中。肉汤、鱼汤、海鲜汤,都是每100g嘌呤含量超过150mg的超高嘌呤食物。
由于激素的原因,男性排出尿酸的能力不如女性,更容易患痛风。偶尔喝一碗肉汤还好,如果像小张这样顿顿都喝一大碗汤,身体中「岌岌可危」的血尿酸就容易「再攀新高」,最终引发痛风。
白汤:脂肪的诱饵
除了要警惕高嘌呤,汤中其实还有不少的脂肪。
很多家里熬汤都喜欢把汤熬得白白的、浓浓的。有的时候为了把汤做得更白更浓,还要提前用油把肉煎一遍,例如鲫鱼汤。
实际上让汤又白又浓的,正是其中密密麻麻排列着的、被乳化的脂肪小液滴,这些脂肪小液滴让汤更香醇,也让汤的热量更高。但这些脂肪含量不低的汤,喝起来却并不油腻,非常有迷惑性!
当你沉迷汤的香醇,哧溜一碗下去,脂肪也顺利进肚了。因此如果这顿炖了汤,其它食物中的用油,就要相应的减少一些了。
清汤:高盐的挡箭牌
我们都知道盐摄入过量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平时营养师就常常强调做菜放盐要适量。但喝汤导致盐摄入过多这件事,常常被我们忽视。
要让一碗约300毫升的汤喝起来有滋味,里面要放差不多2g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g,这一碗汤下肚就差不多摄入了推荐量的一半,再加上其它的菜肴,很容易让当天的盐摄入超标。
综上,喝汤偶尔浅尝即可,切勿顿顿豪饮。
饭前喝汤真的减肥吗?小心营养不良!
回到文章最开始,小张每顿喝汤的初衷:餐前喝汤「占肚子」,少吃正餐能减肥。
可这样做真的能帮助减肥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汤里只有少量的营养物质,剩下的全是水。喝汤后短时间内虽然能有饱腹感,但排空也非常快。
也就是说这一顿餐食热量摄入得少了,但饭后饿得也更早。
饿着肚子不仅可能影响工作学习效率,还让人忍不住吃零食垫肚子,摄入更多热量。
就算你忍住不吃零食,饥饿感也会让你在下一餐情不自禁地吃得更多更快。
最重要的是,靠饭前喝汤减少其它食物摄入,破坏饮食营养均衡,长期以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脱发、水肿等问题。
正确的减肥方法
别先喝汤了,先吃菜吧
这时候很多朋友可能有点泄气了:餐前喝汤没用,节食还要脱发,怎么才能健康减肥呢?
除了参加体育锻炼,增加热量消耗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不同食物的比例和摄入食物的顺序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吃蔬菜300~500g(深色蔬菜需要占一半,土豆和红薯这种淀粉含量高的属于主食)、肉蛋类120~200g、谷类200~300g和200~350g水果。
减肥期间可以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例如某人的减肥餐打算每天吃500g蔬菜、150g肉蛋类、200g主食和200g水果,可以设计为:
不仅如此,我们将平时肉菜饭搭配着一起吃的方法调节一下,进食的顺序改为: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杂粮饭中大米占2/3,杂粮或杂豆占1/3;乳糖不耐受可以将纯牛奶换成无糖酸奶。
比如吃午餐的时候,先吃200g蔬菜,足够的蔬菜可以带来充足的饱腹感且排空慢,不易感到饥饿,这时候开始吃肉蛋类,保障身体的蛋白质摄入,最后再吃主食。
吃主食的时候,由于已经摄入了蔬菜和蛋白质,其实胃里已经没有什么饥饿感了,甚至已经吃了个半饱。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慢慢地吃一些主食。
一顿饭下来,只用更改进食的顺序,不仅能吃饱,降低主食摄入速度也使血糖升高速度减慢,不易发胖。
这种方法相比靠喝汤减少摄入,既避免了排空快、饿肚子,又避免了喝汤导致的高盐、高嘌呤摄入。
减肥的小方法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祝大家拥有健康轻盈好身体~
科学审核:
京东全职医生-营养科-高泽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