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从这六点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的科研,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

2022-10-12 11:05   前瞻网

从这六点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的科研,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

关键词: 美国;生物医学家;

现在美国的生物制药公司的科研其实和很多人概念中的完全不一样,可能许多人不了解,也有一些人抗拒这些信息。

昨天跟Barouch实验室刚博士毕业的一个加入我司的新同事聊天,跟她讲我从博士毕业开始到那个中心做博后到现在,做的工作都是在恒河猴模型中评估HIV治愈方法,我的passion是寻找药理机制,逆转病例感染的病例过程。当然现在大量COVID疫苗工作,我觉得这个很impactful,所以从academia到industry(工业界)完全是无缝衔接。那个姑娘即将做的工作也是在Barouch实验室的博士课题工作的延续。 现在的industry和很多人固有观念中的industry完全不同。

首先,industry尤其是波士顿和湾区的公司科学家 全是这几所学校训练出来的,和这些学术机构有十分密切而广泛的联系。

第二,几年前,industry最在乎的是你的工作经验, 这一两年几乎都在乎的是你的publication(发表文章),因为这证明了你的学术能力。

第三,大部分公司现在都十分重视发表文章,别说辉瑞(Pfizer)这种大公司,就算New Hampshire一个小公司Adimab这两年都发表了多篇顶刊文章;而 文章反映了公司的产品和数据质量及科研创新能力。

第四,原来公司都很局限于研发的范围, 随着越来越多学术界精英的涌入,其研发活动也越来越自由。

原来公司都在乎开拓临床产品,而现在每一个课题可以服务于多个目的中的一个,不一定涉及产品。比如,这个课题可以回答什么科学问题?这个课题可以帮助确立什么样的决策?这个课题可以支持什么样的临床产品开发?即使是一个纯科学问题,很多公司依然会投入。

第五,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经费几乎全部来自于NIH,每年大约400亿,其中100亿用于NIH内部研究;而 Pfizer/JnJ/Merck三个大药厂的研发投入总和就超过了NIH的全部经费。

相比成百上千所院校生物医学院系所的百万级人员庞大规模,这三个药厂研发团队加起来的人数可能只是学校的百分之一,却享有了一样的资源,因此,从资源分配角度,谁能做更好的科研可想而知。

第六, industry的研究对社会更impactful 。虽然COVID是我经常举的例子,而且academia研究的生物分子功能为开发药物提供了潜在靶点,但真正筛选靶点做成药物和疫苗的还是industry。

编者按:

美国Healsan咨询公司于2021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公司,并主要为中国内地的生物制药公司服务,提供临床科研设计和研究结果的解读和论文撰写。目前已经为12个制药公司提供着临床科研服务。

我们的最重要感受就是

1)国内生物制药公司普通不重视同行评议论文的发表;

2)很多科研设计存在严重缺陷,甚至导致整个临床试验的失败。

生物制药研发拼的完全是数据和证据。从这个角度看,更大力度加强 科研设计和论文撰写 这两头的投入,仍是生物制药公司发展的重要基石。

作者:王宇歌博士,一直在美国从事病毒新药和疫苗研发。微博:子陵在听歌。

转载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创业、投资者提供行业研究型深度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意见请发送邮件至janny@qianzhan.com,定将及时处理,谢谢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研发,现在,美国,生物制药,科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